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莴苣 莴苣

一、品种选择叶用莴苣以叶片为主要食用部分,因以生食为主,故又称生菜。叶具深裂,叶面皱缩,适应性强,易栽培。优良品种有广州东山生菜(软尾生菜)、玻璃生菜、生菜王、美国大速生等。二、育苗叶用莴苣(生菜)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炎热,如要周年供应采用露地和保护地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基本可满足全年的需求。一般育苗每667m2用种

莴苣的根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莴苣的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氧气要求较高,种植莴苣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

夏季莴苣育苗技术?

种子处理夏季育苗因出苗率低,应进行种子低温处理。其方法是先浸种12小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冰箱内(2℃-5℃)处理2天,接着在阴凉处铺开,待种子开裂发芽后再行播种。播种播种应防止稀密不均,播前应浇足1次底水;每平方米播种3克-3.5克;在地面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出苗后揭除。苗床管理夏季育苗应防暴雨冲淋和高温干旱,可采用防雨育苗和遮阳网覆盖育苗

莴苣病毒病是莴苣主要病害之一,以夏秋季发病较为严重,主要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生普遍,轻者发病率达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使产量明显降低。(来源于百度百科)

莴苣得了霜霉病怎么防治?

莴苣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生霜霉病,成株受害尤为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先在植株下部叶片出现淡黄色病斑,逐渐向上蔓延,病斑近圆形,或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型,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全叶干枯坏死。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防治莴苣霜霉病应以生物、生态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1)因地制宜选种抗

莴苣主要虫害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莴苣指管蚜、蓟马、小地老虎等。(一)、指管蚜的防治。1、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2、物理防治:在田间设置黄板诱蚜;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避蚜;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3、药剂防治: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8000倍喷雾。(二)、蓟马的防治。药剂防治:菜喜1000倍液喷雾;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8000倍喷雾。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附着在病株上越夏或越冬,翌春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从莴苣的根或茎基部侵入,病部向地上部扩展蔓延。病株倒伏后又通过病健株接触传染,在病害扩展过程中,繁茂的菌丝产生大量菌核,由于耕翻土地菌核落入土壤中,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主要为害叶片,多从结球时开始发生,叶缘或叶缘附近先发病,初为水浸状,后变干呈薄纸状,现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的油

一是与品种有关。不同莴笋品种表现出来的抗性不同。二是与水肥有关。一般是肥水供应不均,忽旱忽涝,裂口多。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另外,硼元素缺乏的情况下,莴笋体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下降,肉质茎表易裂口。三是与采收过晚有关。莴笋收获期过晚,易造成裂口出现

莴苣病毒病只为害莴苣吗?

莴苣病毒病主要危害莴苣、生菜、菠菜、豌豆等蔬菜作物。

莴苣灰霉病的危害症状?

莴苣灰霉病的危害症状危害症状莴苣灰霉病可侵染植株各部位,造成叶片、叶球、肉质茎腐烂,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多由近地面的茎基部和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受害茎、叶初为水渍状,后渐变褐色,病部多呈轮纹半圆形,后期变软腐烂;成株期染病,多始于近地表的叶片中脉,初呈水渍状,后为褐色腐烂斑块,并迅速向内叶扩展,形成大型“V”形或半圆形病

长江流域莴苣种植播种期?

长江流域的莴笋露地越冬,以春莴笋为主,一般于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种,40-50天当苗具5-6片真叶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生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寒冷地区,病菌以子囊座随病残体在水中越冬,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靠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蔓延。

莴笋高产如何防裂茎?

莴笋高产如何防裂茎?请教了!加强肥水管理,当莴笋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其茎部开始膨大,应浇小水并追施速溶性肥和叶面喷施硼肥。注意这次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膨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喷施硼肥+蔬菜壮茎灵,

1.早秋栽培。栽培时间7~10月。由于天气炎热,单株重400克左右,亩产量3000千克左右(采收标准:顶端留6~8片嫩叶)。在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期间上市,经济效益较高。①品种选择。早秋栽培应选用耐热、不易抽薹的优质品种,如二青皮、抗热一号或二号等。②催芽。高温季节育苗,播种前应浸种催芽。将种子用常温清水浸5~6小时,然后置于15℃左右的温度下,或放

怎样防治莴苣指管蚜?

在初发阶段喷洒4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液等。喷洒时应注意使喷嘴对准叶背,将药液尽可能喷射到蚜体上。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保护地可选用杀蚜烟剂,每667㎡400~500克,分散放4~5堆,用暗火点燃,冒烟后密闭3小时,杀蚜效果在90%以上。

如何防治莴苣病毒病?

1、选用抗病品种,紫叶型莴苣种子的带毒率比绿叶型低。2、选用无病种子。适期播种,播前、播后及时铲除田间杂草。3、发现蚜虫及时防除,减少传毒。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至4次。采收前7至10天停止用药。

莴苣该怎样篱底肥?

定植及田间管理移栽前每亩本田穴施底肥过磷酸钙25—35公斤,加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再施腐熟的猪粪水1000——1500公斤,然后盖上一层细土栽植。栽时不露根,不壅心,栽后浇定根水。若遇烈日暴晒,可用绿叶遮阴保苗,并要及时查补苗,栽后3—5天缓苗后,用0.3%尿素追肥提苗。其后,每隔10—15天追肥1次,每次每亩用尿素4—5公斤左右。另一种施肥方法是:用40

闽西山区低海拔地区秋冬季种植莴苣菌核病多从茎基部发病,开始形成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上向茎部、下向根部扩延,病部组织腐烂,在潮湿条件下,表面长有白絮状菌丝,并长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病株上部很快萎蔫枯死。防治要点:苗床土壤处理:播前3周按每平方米用25~30毫升甲醛溶液加水2~4升掺拌土壤,盖塑料膜闷4~5天,掀开放气两周,做床播种。成株期防治

1、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合理肥水,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2、茬口轮作:重发病地块提倡与禾本科作物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3、选种抗病品种。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药剂

莴苣是菊科一年或二年生蔬菜,主要在春、秋两季栽培。莴苣是一种对除草剂较敏感(易产生药害)的作物,因为其根系较浅,除草剂施用后易渗透到根系层,常用的除草剂对莴苣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常年栽培莴苣而杂草又比较严重的,化学除草就非常有讲究。1、莴苣、芹菜、波菜等对敌草胺较敏感,不宜用敌草胺除草。在莴苣播种时不能施用氟乐灵。2、莴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