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莴苣 莴苣

大棚莴苣菌核病如何防治?

防治该病害,在提高莴苣植株抗病性的同时,田间发生菌核病后,应立即消除病残体,并喷施药剂防止病情扩散,选用的有效药剂有甲基硫菌灵、腐霉利、菌核净、咪鲜胺、扑海因、丙环唑等,还可喷施其复配剂药剂。目前可用的有50%腐菌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6%多菌灵·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等等。凡对上述药剂产生抗性的,可与嘧霉胺交替

莴苣菌核病发生的环境条件?

莴苣菌核病发生的环境条件菌核在土中越冬,萌发时产生子囊盘及子囊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或农具传播,从植株的衰老部位侵入。莴苣生长中后期发生较多,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5~24℃;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根茎膨大期到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10天。

莴苣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莴笋霜霉病:由莴笋盘梗霉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成株期叶片自上而下发病,潮湿时有白色霜状霉层。风雨昆虫,高温低温,栽植过密均可诱发此病。防治方法:(1)72.2%霜霉威600-800倍液。(2)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500倍。(3)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4)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以上五种药

莴苣对肥料有何需求?

莴苣为直根系,根浅而密集,多分布在20-30cm耕层中,适于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微酸性壤土中栽培。莴苣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生长初期生长量和吸肥量均较少,随生长量的增加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也逐渐增大,尤其到结球期吸肥量呈“直线”猛增趋势。莴苣整个生育时期对钾肥的需求量最大,氮居中,磷最少,同时还需钙、镁、硫、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针对

造成莴笋空心的原因大致有:1、在生长过程中干旱缺肥;2、在食用茎膨大期间遇强冷空气,使根系活力减弱,吸水、肥能力下降;3、采收过迟,茎部养分消耗过多。您可以根据以上介绍,查找原因,以备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提早防范。莴笋进入茎部肥大期,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水分,才能促进嫩茎迅速肥大,但在茎部肥大后期,特别是接近采收期,因浇水过多,或连降大雨,

移栽缓苗过后,主要出现在下部叶片,连续几年都出现这种情况莴笋为喜冷凉作物,在高温、强光下或土壤水分过多、干旱都会造成叶片发黄,在生长后期由于脱肥也会产生黄叶。

莴笋栽培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1、播种期为了在秋淡上市,有人会提早播种,但过早播种会引起抽苔。适宜播种期在小暑前后(6月底至7月中旬),立秋(8月上旬)前移栽,一般40-50天可收获,正好在秋淡季上市。2、催芽夏秋莴笋栽培的炎热季节,特别是在5-8月播种,温度高,种子不易发芽,育苗困难,播种前必须催芽。这里介绍三种1)吊催芽。先将种子在冷水里泡胀,然后在一个小竹篮内铺上一层三寸

怎样防治莴苣霜霉病?

答:莴苣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生霜霉病,成株受害尤为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先在植株下部叶片出现淡黄色病斑,逐渐向上蔓延,病斑近圆形,或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型,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全叶干枯坏死。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防治莴苣霜霉病应以生物、生态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1)因地制宜选

夏秋莴苣怎么催芽?

一是将种子用纱布裹好放入-5℃~-3℃冷库中冷冻24小时,之后将冻结的种子放在室内任其融化,2~3天就能发芽。二是将湿纱布包好的种子置于冰箱保鲜室,保持15~20℃,3~5天就能发芽。三是将种子用湿纱布裹好悬吊在井中,离井内水面30厘米,3~5天就能发芽。催芽过程中要及时补水,每天至少将种子淘洗一次,中途让种子适当见光。催芽后适墒播种,播后盖草帘保湿,有

莴笋褐腐病的病原是?

Thanatephoruscucumeris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流水、农具传播。地势低洼,上质黏重,雨水较多,雨后易积水,栽培密度大,保护地栽培放风不及时发病较重。

如何防治莴笋霜霉病?

1危害症状莴苣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叶背面长有白色霉层,逐渐向上发展蔓延,后期病斑变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联成一片,叶片发黄干枯,最后发展到莴苣表面变褐变黑,甚至整株腐烂。2病害发生规律莴苣霜霉病的病原菌为卵菌纲盘霜霉属,莴苣盘梗霉菌(BremiaLsclucae.Regel)。病菌以卵孢子,随

莴笋褐腐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流水、农具传播。地势低洼,上质黏重,雨水较多,雨后易积水,栽培密度大,保护地栽培放风不及时发病较重。

病原细菌在土壤中越冬,靠土壤或空气进行传播。气温低、湿度高的条件下易发病,一般早春和晚秋发病重,寒冷、多雾有助于发病。夏季高温时发病少且缓慢。

生菜种子发芽适温18-22℃。生菜喜欢冷凉的气候,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时间较长。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3~4天发芽,30℃以上发芽受阻

莴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施肥存在的问题及施肥原则针对莴苣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少,盲目偏施氮肥现象突出,磷钾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时期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料,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2)肥料分配方式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合理配施钾肥;(3)酸化严重的菜园,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4)施肥与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

大棚育育芦笋苗怎么样管理?

在塑料大棚中育芦笋苗,对营养钵育苗或直接播种于苗床的苗期管理,应以温度、水分管理为中心。从芦笋种子播种至出苗阶段,除供给充足水分,于床土表面或营养钵上覆地膜保湿外,应将棚膜四周密封保温,尽量保持较高的棚温,以加速出苗。芦笋出苗后即去地膜并进行通风换气,降低床温,以免幼茎徒长,致使倒伏。还要随着外界气温上升,加大通风换气量。晚间要盖

大棚窝笋病虫害的预防

一、育苗移栽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要进行低温处理。首先是采用低温催芽,用1公斤水100克种子,再用爱多收1公斤水滴四滴药液,浸泡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后滤干,先用湿布将滤干后的种子包好,然后用半干状的湿毛巾包在布的外面,放入冰箱(16℃以下的温度)的冷藏室冷藏2-3天。育苗及苗床准备。先将苗床整平欠细,每平方米用敌克松10克兑水将苗床泼湿、

早期抽苔与品种、播种期及环境条件均有密切关系。早熟品种生长比较迅速,秋播后很快抽苔,在同样情况下,晚熟品种抽苔迟.秋季栽培,早播有提早抽苔的趋势.因而在生产上应有严格的播种期。

莴苣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莴苣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黑斑病、褐斑病、灰霉病和菌核病、蚜虫、斑潜蝇等。

莴苣浇水注意事项?

.浇水不恰当莴笋栽后若在肥力不足的情况下,过多浇水或雨水排除不及时,使土壤湿度过大,嫩茎就易徒长而呈“涝窜”;但在土壤干旱及高温条件下,嫩茎生长细弱,又易呈“旱窜”。故莴笋栽培浇水要恰当,既要防“涝窜”又要防“旱窜”。在莲座叶形成、植株封垄之前,适当控制浇水,以畦面见于见湿为宜;封垄后要增加供水,保持畦面湿润,以满足嫩茎迅速生长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