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和南美白对虾都是主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动物,将青虾和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为此,浦口区后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青虾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根据混养试验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淡化池建造。南美白对虾虾苗放养前10天左右,用塑料薄膜在池边围成40平方米左右的小池用来淡化南美白对虾虾苗
立秋刚过,天气还有点闷热,池塘因缺氧会导致河虾大量死亡。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1)池底较肥的老塘和原来的鱼塘改造过来养虾的池子,由于池底的有机物较多,可以施用无机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来培育浮游单细胞藻类,同时,施用能把塘底的有机物分解成单细胞藻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的有益细菌——芽孢杆菌(如“加强型利生素”、“利生健”、“利生活菌”),用这种方法做起来的水色稳定持久。(2)新挖的虾池或者高位
青虾和南美白对虾都是主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动物,将青虾和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为此,浦口区后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青虾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根据混养试验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淡化池建造。南美白对虾虾苗放养前10天左右,用塑料薄膜在池边围成40平方米左右的小池用来淡化南美白对虾虾苗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俗称龙虾、小龙虾、淡水小龙虾或克氏螯虾。20世纪初日本从美国引进,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
丝藻附着症虾塘的浮游生物若未能大量繁殖时,其水质较为清辙,阳光可直接射入下层,此时若是池底存有大量有机质,很容易使底层丝藻大量繁殖。这样丝藻不仅在夜间会消耗大量氧气,增加泛塘的可能性,而且还能降低虾体的活力,并阻碍虾的行动。在养殖后期为防止塘底形成还原层,常需换水,此举常造成透明增加给丝藻造成可乘之机。尤其是在低水温时,虾长时间未
预防小龙虾水肿病的方法有哪些??xml:namespace>小龙虾水肿病防治:在生产操作中,尽量减少小龙虾受伤。
一级过滤→沉淀池→二级沙滤→水体消毒→投放幼体。本发明对虾育苗用水综合处理技术,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药物以及各种管理措施结合起来的综合系统处理水质的方法,能有效平衡水体的酸碱度,清除或降低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余氯(游离氯),能杀灭水中的细菌、真菌,杀灭及清除水体中各种有害生物,使水质得到充分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育苗中
小龙虾是广温性水生动物,其水温适应范围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8-31℃,最适生长水温为22-30℃,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发育水温在24-28℃为好。当水温下降至10℃以下时,小龙虾即停止摄食,钻入洞穴中越冬。夏天水温超过35T时,小龙虾摄食量下降,在自然环境中会钻入洞底低温处蛰伏。长时间高温会导致其死亡,故要采取遮阴降温措施。?xml:namespace>
将虾苗移至养成池的方法很多。若是两池相连,可先降低虾苗池水位,然后将两池间水门打开,让养成池中的水慢慢入虾苗池,利用对虾(斑节对虾)逆游的习性,让其自行游入养成池。但该方法不适合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移苗,将前一段养殖塘水排低,用不同网眼的推网或拉网分出不同规格的苗。
一、成因1.池塘过大或过小。池塘过大难管理,又缺少资金投入。池塘过小,产量又难提高。2.苗种的质量差。农户在选择虾苗时,个体大小不均匀,弹跳不灵活,有畸形苗夹在其中,规格较小等。3.环境状况较差。①池水盐度处理不当,相差悬殊。②塘底淤泥较厚,迁淤难度较大,积累了较多的病源。③池塘消毒后,不注重基础生物饵料的培养,虾苗下塘后没有适口饵料,
症状: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当固着性纤毛虫少量附生于虾体时,症状并不明显,对虾也无病变,但当虫体大量附生时,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病虾在早晨浮于水面,反应迟钝,不摄食,不蜕壳,生长受阻。纤毛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对虾的呼吸,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易大批死亡。
1.可食部分提高通过采用软壳龙虾生产技术,可使龙虾的可食部分提高到90%以上。通过初步试验表明,龙虾所蜕掉的壳平均占原体重的54.5%,但软壳龙虾并没有失重的现象,失重率仅为0.08%,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龙虾在蜕壳过程中大量吸水,蜕掉的壳是人类不易消化吸收的几丁质和碳酸钙等。胃中的钙石平均只占软壳虾体重的0.93%,再加上虾的胃和肠道,也不
1、改善水质,确保水环境稳定;2、投喂全价饲料,添加抗病毒中药(纯天然植物复配而成,可高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增殖)或者免疫促进剂(小肽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的饲料;3、切忌高温期间或温度变化期间过度投喂;4、保持水深,注意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温度应激;5、水体消毒杀灭病毒,采用聚碘溶液全池泼洒,每立方水体0.3~0.5毫升,连
要求养殖池塘清除过多的淤泥,放养前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至1个月用生石灰每667米275-100千克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对往年发病的池塘可适当加大消毒药物量。
在不提高饵料(饲料)系数的前提下,现行的对虾配合饲料行业标准中的粗蛋白含量可以适当下调,但一定要在对虾配合饲料中加入优质的免疫增强促长剂,以便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
黑斑病受环境因素的刺激、蜕壳时被残食所致的裂伤,或长期无法蜕壳,均容易罹患嗜几丁质细菌的附着或侵入体内,使得尾扇边缘及表壳出现黑色斑状。防治方法:使用茶麸药浴,并换水及提高水温促进蜕壳,可除去表壳的黑斑,但若细菌已侵入虾体的,则应淘汰。
原产地: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
养虾池塘中常见的水草和杂藻类有芦苇、沟草、刚毛藻、浒苔等。芦苇经常在池边浅水区生长;沟草是广盐性种子植物,生长速度极快,可在池塘内大量丛生;刚毛藻属绿藻类,绿色或黄绿色,外观似棉絮状,也可以在池内大量繁殖。后两种植物在养虾过程中的危害较大;有时侯喜欢高盐分的浒苔(还有石莼),也会在虾塘中出现,但数量不多。上述水草和藻类,在数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