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西葫芦

西葫芦烂花怎么防治?

环境调控:首先要降湿,西葫芦烂花在低温潮湿的棚室环境中易发生,因此环境调控要以保温、降湿为主。由于西葫芦结瓜期的适宜温度为22-25℃,建议菜农在棚温上升到25℃后再放风排湿。其次,浇水要避免阴雨天及降温天气,并注意浇水后第二天提温排湿。另外,及时清除西葫芦的烂花、烂瓜和病叶,防病原孢子继续传染为害。发现烂花、病瓜先套以塑膜袋,然后小心摘

【西葫芦菌核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以生态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可以控制该病流行。(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2)物理防治: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

首先选择早熟、品种优良、生长迅速的西葫芦种子,经播种育苗后,按每亩800-1000株的密度进行定植。定植后要浇施缓苗水,施肥则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以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此后,做好棚内温度管理、吊蔓整枝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西葫芦都包括哪些类型?

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1:花叶西葫芦2:长蔓西葫芦3:绿皮西葫芦4:无种皮西葫芦西葫芦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茎粗壮,圆柱状,具白色的短刚毛。茎有棱沟,有短刚毛和半透明的糙毛。

(1)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2)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3)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4)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1、选种浸种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要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浸种时,用55℃温水浸15分钟,加强通风散湿。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盖几日,利用高温灭菌。2、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并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3、灌水防湿实施高畦地膜栽培,合理

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干枯。叶片发病,初呈鲜绿色水浸状病斑,渐变为淡褐色,背面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枯时病斑脆裂穿孔。茎、叶柄、果实发病,初为水浸状圆斑,后为灰白色,也有白色菌脓,茎、果实形成溃疡和裂纹,果实病斑可扩展到内部,使种子带菌。

选用早熟性好、耐寒能力强、化瓜率低、抗病毒病能力强、株型紧凑、长势强健、品质优良的品种。如淄葫三号

西葫芦烂瓜防治技术?

在西葫芦栽培过程中,常发生烂瓜现象,尤其在春夏季发病较为严重,重者导致绝产绝收。一、西葫芦烂瓜的原因西葫芦烂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害引起,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疫病、黑腐病。1、灰霉病;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幼瓜感染后,蒂部初呈水渍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导致果实萎缩腐烂,病瓜、病花落在叶片上、茎蔓上均会引起发病;密度过大

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是“四喜四耐”和“两怕”。“四喜四耐”是:一喜温暖,耐低温。二喜干燥,耐高湿。三喜强光,耐弱光。四喜肥水,耐瘠薄。“两怕”是指一怕高温;二怕病害。

西葫芦白粉病该怎样预防?

西葫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正反面病斑圆形,较小,上生白粉状霉(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逐渐扩大汇合,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变黄褐色干枯,白粉状霉转变为灰白色。属瓜类单囊壳菌。气温10℃-25℃可流行,主要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高湿萌发率高。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加重病情。通常空气湿度45%-75%发病快,超过95%明显受抑制

越夏西葫芦管理注意事项?

1、一定要稀植,种植密度要小:夏季种植温度高,秧苗成长速度快,如果种植密度大的话容易上病毒,上银叶病等一些病害,密度大透风性差,造成减产的现象将普遍发生。2、授粉管理:越夏西葫芦从定植到拔园只有70天左右,管理难度相当大,产量仅有春、秋茬西葫芦产量的一半,管理不当产量更低。很多菜农都是既喷瓜又抹瓜,即当生长点出现雌花时,就开始喷洒免点

西葫芦的壮苗标准是什么?

西葫芦栽培苗龄40天左右,4〜5片真叶,叶色深绿,根系发达,秧苗矮壮墩实,生长势强。

有机肥适量即可,因为西葫芦生长速度较快十多天即可移栽定植。土壤最好是没有种过蔬菜的。西葫芦的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又容易木栓化,断根后缓苗较慢。因此,西葫芦育苗也应采取护根措施,用营养钵、营养土块或营养袋进行育苗。苗床土除要含有足量的氯、磷、钾、钙、镁等各种营养元素外,还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并应有良好的通气性。一般营养土的配比是:肥

病菌随病叶越冬或越夏,也可在黄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上为害过冬。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形成初侵染。发病后再产生孢子囊飘移扩散,进行再侵染。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叶背结水有利于病菌侵染。病菌发育温度15~30℃,孢子囊形成适宜温度15~20℃,湿度85%以上,萌发适宜温度为15~22℃。在高湿条件下,20~24℃病害发展迅速而严重。多雨、多露水、多

西葫芦花打顶指的是茎尖部生长点受阻,“龙头”节间越来越短,不舒展,不再有新的幼叶产生,同时,雌花抱顶,有自封顶的生长趋势。西葫芦发生花打顶现象后会严重影响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一般可减产30%~40%。导致西葫芦花打顶的因素往往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所以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蹲苗时间不能太长,土壤不能太干。花打顶初期,适

黄瓜、瓠瓜、丝瓜、南瓜、苦瓜等。

1、清洁田园及棚膜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等发病组织,并及时带出棚室深埋或销毁。清洁大棚膜,增加透光性,以提高植株的长势,从而增强其抗病能力。2、调节好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推广高畦覆膜或滴灌栽培法,适时浇水,上午尽量保持较高温度,这样可抑制病菌产孢,并可使棚内露水雾化蒸发。下午加大放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夜晚要适当提高棚温,减少或避免叶面

出齐苗的适宜温度为白天、夜间分别维2次水就追肥1次,每次追施腐熟人粪液6.0~7.5t/hm2,或复持在25~30、16~18℃,3~4d即可顺利出齐苗;齐苗后的温合肥225~300kg/hm2。每次采收前2~3d浇水,采收后3~4d度白天、夜间要分别保持在18~24、10~12℃;低温炼苗可在不浇水,以利于控秧促瓜

西葫芦蔓枯病怎么防治?

播种前,用55℃恒温水浸种15分钟。生产中还要加强水分管理,降低棚室空气相对湿度是预防蔓枯病发生的关键。建造温室或大棚,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温室和大棚内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室内的湿度。结瓜前,下雨和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发病后要适当控制浇水,以降低土壤及空气的湿度。在整个生长期间,要多次追肥,必要时喷施叶面肥,以防止植株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