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西葫芦

日光温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一、化瓜原因1、温度过高,坐瓜后,白天保持25--30℃;下午保持20--25℃;夜间保持11--12℃;如果白天高于35℃,夜间高于20℃,或温度过低,白天低于20℃,晚上低于10℃,都会因呼吸消耗或根系吸收能力受阻等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2、肥水供应不当肥水不足,营养供应不上会引起化瓜;如果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绵腐病?西葫芦绵腐病是西葫芦的重要病害,由于主要为害果实,常造成严重损失。为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有时为害叶、茎及其他部位。果实发病初呈椭圆形,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在空气干燥条件下,病斑稍凹陷,扩展不快,仅皮下果肉变腐,表面生白色霉层。湿度大、气温高时,病斑迅速扩展,整个果实变褐、软腐,表面布满白色霉层,致使

1、休闲季节(7-8月)高温闷棚5-7天,定植前高温闷棚3-5天。第一次闷棚后大水漫灌洗盐一次。进行叶菜类、小麦、青贮玉米、豆类作物等轮作,上述作物长到10-20公分后翻入土壤中,改良土壤。2、日光温室每隔三年进行一次桔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改良土壤,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减轻土壤连作障碍。3、肥料和科学施用。底肥增加农家肥的施用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

黄淮地区在8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播种过早,前期温度高、光照强,苗期易感染病毒病;播种过晚,收获期缩短,影响经济效益。适宜苗龄8-10天,幼苗有1片真叶展开即可定植。苗龄过大,定植时易伤根,不利于缓苗且易导致病毒病的发生。根据自己的定植时间确定播种期,一般25天的苗龄定植,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否则容易感染病毒病。

一、不易坐瓜的原因1、授粉受精不良。寒冬季节温室内温度低、日照短(通常在7小时一下),导致雌花多、雄花少。同事温室中低温高湿条件或晚春高温条件也容易使植株花粉发育不良,而且不易散粉,花粉数量少、质量差,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化瓜。此外,西葫芦花期多靠昆虫授粉,而在冬春温棚中昆虫少,缺少授粉媒介,也易造成12582农信通网站化瓜多。2、养分不足。

西葫芦烂花怎么防治?

环境调控:首先要降湿,西葫芦烂花在低温潮湿的棚室环境中易发生,因此环境调控要以保温、降湿为主。由于西葫芦结瓜期的适宜温度为22-25℃,建议菜农在棚温上升到25℃后再放风排湿。其次,浇水要避免阴雨天及降温天气,并注意浇水后第二天提温排湿。另外,及时清除西葫芦的烂花、烂瓜和病叶,防病原孢子继续传染为害。发现烂花、病瓜先套以塑膜袋,然后小心摘

【西葫芦菌核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以生态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可以控制该病流行。(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2)物理防治: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

首先选择早熟、品种优良、生长迅速的西葫芦种子,经播种育苗后,按每亩800-1000株的密度进行定植。定植后要浇施缓苗水,施肥则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以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此后,做好棚内温度管理、吊蔓整枝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西葫芦都包括哪些类型?

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1:花叶西葫芦2:长蔓西葫芦3:绿皮西葫芦4:无种皮西葫芦西葫芦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茎粗壮,圆柱状,具白色的短刚毛。茎有棱沟,有短刚毛和半透明的糙毛。

(1)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2)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3)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4)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1、选种浸种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要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浸种时,用55℃温水浸15分钟,加强通风散湿。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盖几日,利用高温灭菌。2、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并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3、灌水防湿实施高畦地膜栽培,合理

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干枯。叶片发病,初呈鲜绿色水浸状病斑,渐变为淡褐色,背面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枯时病斑脆裂穿孔。茎、叶柄、果实发病,初为水浸状圆斑,后为灰白色,也有白色菌脓,茎、果实形成溃疡和裂纹,果实病斑可扩展到内部,使种子带菌。

选用早熟性好、耐寒能力强、化瓜率低、抗病毒病能力强、株型紧凑、长势强健、品质优良的品种。如淄葫三号

西葫芦烂瓜防治技术?

在西葫芦栽培过程中,常发生烂瓜现象,尤其在春夏季发病较为严重,重者导致绝产绝收。一、西葫芦烂瓜的原因西葫芦烂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害引起,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疫病、黑腐病。1、灰霉病;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幼瓜感染后,蒂部初呈水渍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导致果实萎缩腐烂,病瓜、病花落在叶片上、茎蔓上均会引起发病;密度过大

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是“四喜四耐”和“两怕”。“四喜四耐”是:一喜温暖,耐低温。二喜干燥,耐高湿。三喜强光,耐弱光。四喜肥水,耐瘠薄。“两怕”是指一怕高温;二怕病害。

西葫芦白粉病该怎样预防?

西葫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正反面病斑圆形,较小,上生白粉状霉(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逐渐扩大汇合,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变黄褐色干枯,白粉状霉转变为灰白色。属瓜类单囊壳菌。气温10℃-25℃可流行,主要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高湿萌发率高。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加重病情。通常空气湿度45%-75%发病快,超过95%明显受抑制

越夏西葫芦管理注意事项?

1、一定要稀植,种植密度要小:夏季种植温度高,秧苗成长速度快,如果种植密度大的话容易上病毒,上银叶病等一些病害,密度大透风性差,造成减产的现象将普遍发生。2、授粉管理:越夏西葫芦从定植到拔园只有70天左右,管理难度相当大,产量仅有春、秋茬西葫芦产量的一半,管理不当产量更低。很多菜农都是既喷瓜又抹瓜,即当生长点出现雌花时,就开始喷洒免点

西葫芦的壮苗标准是什么?

西葫芦栽培苗龄40天左右,4〜5片真叶,叶色深绿,根系发达,秧苗矮壮墩实,生长势强。

有机肥适量即可,因为西葫芦生长速度较快十多天即可移栽定植。土壤最好是没有种过蔬菜的。西葫芦的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又容易木栓化,断根后缓苗较慢。因此,西葫芦育苗也应采取护根措施,用营养钵、营养土块或营养袋进行育苗。苗床土除要含有足量的氯、磷、钾、钙、镁等各种营养元素外,还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并应有良好的通气性。一般营养土的配比是:肥

病菌随病叶越冬或越夏,也可在黄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上为害过冬。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形成初侵染。发病后再产生孢子囊飘移扩散,进行再侵染。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叶背结水有利于病菌侵染。病菌发育温度15~30℃,孢子囊形成适宜温度15~20℃,湿度85%以上,萌发适宜温度为15~22℃。在高湿条件下,20~24℃病害发展迅速而严重。多雨、多露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