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床准备。要选择土质肥沃的菜园土做育苗地;苗床要上层松下层实,使根生长良好而入土不深,有利于起苗移栽时断根少,移栽后成活率高;苗床的厢面宽5尺左右,厢面土块细碎、撒入50斤钙镁磷肥和土壤充分拌匀、平整,每亩厢面用腐熟的人粪尿10~20担泼施。二、选用良种。种子宜选用兴地油1号、湘杂油4号、亚科28、常杂油3号等丰产性好、抗逆性与发根力强、
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坚持“抓住适期、主动施药、药肥混喷、病虫兼治”的防治策略,在油菜盛花初期,即主茎开花株率达80%、一次枝梗开花枝率达50%时全面用药防治,对菌核病或蚜虫发生较重的田块,5~7天后进行第二次防治。对菌核病可以选用咪鲜胺、腐霉利、菌核净、异菌脲、多菌灵等药,对蚜虫可以选用吡蚜酮、抗蚜威、啶虫脒等药
菜籽榨油后的饼粕除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外,还含有一定的粗脂肪、纤维素、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锰、磷、硒和镁等)和多种维生素(包括胆碱、生物素、叶酸、烟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营养价值和豆饼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但常规油菜品种的菜籽饼中含硫代葡萄糖苷较高(简称为硫苷,一般为120~180微摩尔/克),硫苷本身无毒,但水解后产生有毒物质,
油菜的感温性是指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低温阶段(又称春化阶段)才能完成花芽分化、现蕾、开花和结实,即油菜对低温的感应性。油菜品种依感温性分为三类型:冬性型:这类油菜品种对低温要求严格,大约需要0-5℃低温下,经历15-45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一般为晚熟品种。春性型:这类品种可在较高的温度(5-15℃)条件下很快(15天左右)通过感温阶段进
蕾苔期是从植株露出花蕾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一般为30天左右。
发病条件:1、油菜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适温10-30℃,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在潮湿土壤中菌核能存活1年,干燥土中可存活3年。生产上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油菜开花期的降雨量,旬降雨量超过50mm,发病重,小于30mm则发病轻。油菜早春遭受冻害,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病。3-4月间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往往较重。尤其是在油菜谢花盛期,如遇高温多雨天气
油菜双旺期管理:开春后,油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双旺”期,是需肥的高峰,也是病虫害相继发生的关键期。因此抓好“双旺”期的田间管理,是油菜丰收的重要技术环节。(1)重施苔花肥2月中下旬~3月中旬当苔高6~10厘米时,重施苔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2~15千克,或尿素6~8千克。对冬季不发、迟发,或受冻严重苗势差的,适当早施、多施。油菜施用花
很有可能是番茄叶霉病引起的黄斑。以西红柿植株的中下部叶片为主,叶片初看有黄色的斑点,逐渐发展成为整个叶片呈黄色,但主要是叶脉间为黄色,叶脉仍然是绿色的。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逐渐变脆变硬,易碎,严重时老化脱落,从而影响整个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植株、果实均出现早衰的症状。
人工收割后的油菜都要堆垛和晾晒,以便油菜籽粒后熟。经过后熟的油菜应及时脱粒干净,并趁晴天晒干扬净。将收获的油菜随即叠堆或上堆7天左右,即可使种子在母体上完成后熟过程。捆好的油菜应交错上堆,堆心不能过实,以利于通气散热,堆放时应把角果放在垛内,茎秆朝垛外,以利于后熟。堆顶用稻草或薄膜覆盖,防止雨水浸人,堆垛后注意检查垛内温度,防止高温
直播油菜由于不经过取苗移栽过程,生长发育没有暂时停滞阶段。同一品种在相同条件下采取直播可以比移栽的延迟播期10~15天。农谚“寒露油菜霜降麦”是湖北的油菜播种经验。但随着播种期延迟,全生育期特别是营养生长期相应缩短,单株生产力降低,因而导致减产。因此直播油菜应适时播种,适当增大种植密度,以增加群体株数来弥补个体不足。一般情况下直播油菜应
防治油菜蚜虫,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应抓住3个时期施药:第一是苗期(3片真叶);第二个时期是本田的现蕾初期;第三个时期,在油菜植株有一半以上抽苔高度达10厘米左右。但这3个时期也要看蚜虫数量多少决定施药,尤其是结荚期应注意蚜虫发生,如果数量较大,仍要施药防治。药剂选用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或20%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液。?xml:namespace>当有蚜株
⑴冬油菜区我国冬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90%,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近几年我国冬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有显著增长,特别是黄淮流域广大地区,充分利用冬闲地扩大复种面积,油菜有了很大的发展。油菜种植在苏北、皖北的发展也很快,本区冬季温度适于油菜秋播夏收,油菜经历一个冬季后,正好满足了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冬油菜
(1)免耕移栽油菜田冬管措施:①早施苗肥。一般田块每亩施15~2千克纯氮;大壮苗、基肥足的田块可少施或不施肥;苗体小、长势差的田块碳酸氢铵要深施,尿素可撒施,施后锄划覆土;遇到干旱要以水带肥,结合抗旱施肥,提高肥效。②培土壅根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地面沟泥干爽后,将土块打碎壅向菜根,使行间呈凹形;第二次,在行间施有机肥,用沟泥覆盖。
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间极易出现串粉现象,造成籽粒品质变化。
芝麻假单胞叶斑病、芝麻斑点细菌病
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化肥用量大幅度增加,但工业化肥对传统有机肥的取代,虽然取得了产量的上升,却导致了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农田耕作层变浅,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制约了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研究发现,用油菜作绿肥,不仅种植成本低,其土壤改良效果也很突出,具有很明显的优势。1.品种特性优良油菜种植区域广阔,油菜常年种植面积
1.底施钙镁硫颗粒剂微肥20公斤每亩.2.叶面喷施80%硫磺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连续喷2-3次。
开深沟,三沟(墒沟、腰沟、围沟)配套,沟沟相通。
做到油菜冬发:(1)选用适于冬发的油菜品种中熟品种对低温要求不甚严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这类品种苗期生长较快,较容易达到冬发水平,比较稳定,且抗寒性较强,春后生长势强,产量也高,是油菜冬发的较好品种。(2)培育大壮苗移栽留足苗床,要求苗床面积与大田的比例为1:5,在丘陵山区有旱地的,可安排芝麻、花生、旱黄豆茬作苗床;整地施肥,适时早播
开花适宜温度在14~18℃,空气湿度75-80%,充足的光照等。1、温度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3-5℃,在20-25℃条件下3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4-18℃,角果发育期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2、水分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因而需水较多,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为: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