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度重视防治赤霉病。由于小麦在抽穗扬花期多次遇雨,一定要抢时每亩喷施40%多菌灵150克加20%三唑酮100毫升,对水30公斤,间隔5天再喷施一次。
2.及时防治叶枯病。在小麦叶枯病发生的麦田,每亩用戊唑醇25克加三唑酮100毫升,对水50公斤,防治两次。
3.中后期“一喷三防”。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应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和穗蚜两次。第一次每亩用20%三唑酮100毫升加吡虫啉40克加2%尿素加天丰素8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施;间隔10天左右,第二次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克加吡虫啉40克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天丰素8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施,既防病治虫,又促进灌浆。
4.严防倒伏。各项田间管理措施,都要根据天气预报进行,严防小麦倒伏。若发生小麦倒伏,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生长素,及时防治病害,提高叶片和根系活力,最大程度降低倒伏带来的损失。
5.适时收获。机收小麦的最佳时期为蜡熟末期。
上一篇: 禽霍乱治疗药物是什么?
下一篇: 成熟收获的白术产品如何加工药品质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