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下旬后,大部分地区夏玉米正处于旺盛的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对光、肥、水、热、气等气候因素非常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份条件能与玉米生长发育同步发生,将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相反,如果遇到连续的高温干旱或阴雨寡照等灾害性气候条件,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导致产量降低。
7月下旬大部分玉米产区将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且持续无有效降雨。当玉米处在日平均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度以上持续5天以上,无效降雨持续8天以上的气象条件下,高温热害就必然发生。其主要症状是,雌雄分化发育严重受阻,发育不良,花粉和花丝活力下降,甚至败育,花粉量少,散粉和受精时间短,造成授粉结实不良,果穗秃尖缺粒现象十分突出,产量严重下降。
玉米热害指标,以中度热害为准,苗期36℃,生殖期32℃,成熟期28℃。开花期气温高于32℃不利于授粉。以全生育期平均气温为准,轻度热害为29℃,减产11.9%;中度热害33℃,减产52.9%;严重热害36℃,将造成绝产。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其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光合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引起气孔关闭,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另一方面,在高温条件下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增多,干物质积累下降。38-39℃的高温胁迫时间越长,植株受害就越严重,越难恢复,所用时间也越长。
缩短生育期。高温迫使玉米生育进程中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加速,各个生育阶段缩短。如雌穗分化时间缩短,雌穗小花分化数量减少,果穗变小。在生育后期高温使玉米植株过早衰亡,或提前结束生育进程而进入成熟期,灌浆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千粒重、容重、产量和品质降低。
对雄穗和雌穗的伤害。在孕穗阶段与散粉过程中,高温都可能对玉米雄穗产生伤害。当气温持续高于35℃时不利于花粉形成,开花散粉受阻,表现在雄穗分枝变小、数量减少,小花退化,花药瘦瘪,花粉活力降低,受害的程度随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剧。当气温超过38℃时,雄穗不能开花,散粉受阻。
高温还影响玉米雌穗的发育,致使雌穗各部位分化异常,延缓雌穗吐丝,造成雌雄不协调、授粉结实不良、籽粒瘦瘪。
另外,高温易引发病害,并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上一篇: 绿肥加工及饲养牲畜技术
下一篇: 花生田缺铁应该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