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分,气温渐渐升高,同时多种致病菌大量繁殖,直接导致鸭病频发,若不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极易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所以,鸭的养殖户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科学防治措施,保证鸭子的健康,杜绝鸭病肆虐。1 春夏典型性鸭病的预防传染源方面预防。即控制杀灭传染源,当病原体在鸭体内繁殖时该鸭均有可能患病,有的鸭子有外在表现,即表现为显性,有的则为隐性,无症状,无预兆,此类犯病快,发病猛,易造成很大损失,更要严加注意。所以在鸭群中发现大于等于两只的鸭子有同类不良症状时,果断将该类症状病鸭隔离观察,不使其接触到鸭群的饲料,饮水,不可放养,完全与健康鸭群隔离开来,严重时直接杀死病鸭,以控制病情发展。并且需要采集病鸭的各类标本送有关防疫站检察,以便应对后来状况,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若是病情传染已不受控制,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对于杀死后的病鸭一律焚化深埋,以免有继发传染。在传播途径上预防鸭病的原理是,鸭病的传染需要经过一定的途径一定的时间一般通过粪便、尿液、泪液、鼻液、等排出物传播,即这些排出物污染鸭群饲料、饮水、空气等,健康鸭呼吸、饮用或食用后造成传染。或者通过上代向下代传播也可致病。所以,此方面预防措施即为严格控制鸭场消毒措施,积极隔离病鸭。具体措施如下:封闭管理鸭场,最好不对外开放,谢绝参观。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输送车辆进入鸭场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孵化室进行严格反复消毒措施。持续灭鼠,灭虫。控制防止其他禽类进入鸭场,不与其他禽类一同放养。定期接种疫苗。鸭场与外界尽量隔离开,例如设立隔离带或者隔离墙。而自上代传至下代的传染则要更为重视对于孵化室进行的消毒卫生。易感鸭群方面预防。对于此方面防疫工作,主要是提高鸭群的免疫力,鸭子致病与该鸭品种,年龄,接种疫苗状况等因素有关,因此,积极注射疫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增强鸭群的抗病能力的方法。2 鸭饲养环境要求较大规模的鸭养殖场在功能区划上应划分有,生产区,隔离区,管理区,孵化区等功能区域,不能所有的区域混乱安置。对于鸭舍的结构要求也十分重要。鸭舍要求的是面阳、干燥、保持良好的排水能力,要求通风要好,采光要足,以便鸭子能拥有更好的体质。鸭舍温度一般要求是雏鸭到成鸭,从 18~30℃,按每星期温度降低 2~3℃来计算,湿度一般需要保持在60%~70%。饲喂密度一般来说分雏鸭成鸭计算,雏鸭每平米约10~25 只。而成鸭一般为每平米 1~4 只。饲喂密度过大容易造成鸭子争食、营养不良、不宜管理、而饲喂密度过小则成本较高,且饲养规模也会受到限制。在不同的情况下饲料的配比应注意随之变化,例如在鸭子有消化不良时,需要饲喂其易消化的饲料,并且补充维生素。3 几种鸭病的控制鸭瘟,春夏两季多发、秋季也有发生,发病死亡率较高。鸭瘟的预防一般是在十至十五日龄时注射鸭瘟疫苗。而鸭瘟治疗一般为:将川芍、双花、滑石、肉桂、党参、郁金、花椒、甘草煎水后与白酒混合喂鸭饮用有较好疗效。雏鸭肝炎,发于雏鸭,成鸭感染后不发病,此病发病急,发病快。一般为对母鸭进行免疫治疗能较好的防疫此病。鸭类流感,春夏温度不稳定,鸭易受凉造成感冒,其外在表现为精神不振,进食减少,流涕,等等。应对措施为病鸭单独饲养,兼用阿司匹林治疗。输卵管脱出,主要是因为鸭蛋较大造成输卵管发炎,外在现象是鸭子躁动不安,便秘。应对方法是将鸭子吊起其自己会收缩进去或者清洗后用手将其按入鸭体内。大肠杆菌病,其表现为鸭子精神不振,粪便中有时有凝固的蛋清蛋白。应对措施是积极多次对鸭舍进行消毒灭菌,并且兼服药物。4 结语春夏两季是鸭病的频发季节,往往发病之后导致大面积致病,严重者大面积死亡。为了减少鸭农的损失,要积极进行疫苗注射,对于病鸭主动隔离,送检,鸭场分区合理,鸭舍经常消毒,采光通风良好,饲喂时注意增进鸭子的免疫力和体质,鸭子发病时不乱用药,科学治疗。
上一篇: 兔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怎样合理追施油菜返青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