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立枯病是什么? 水稻

水稻立枯病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立枯病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一旦发病很难防治,近几年,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故在防治上应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立枯病主要有幼苗腐死,立针基腐,卷叶黄枯和打绺青枯四种症状。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发病最重。病苗叶无露珠,心叶或上叶片打绺,根少暗黄色无新根,茎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苗提取时与种子分离。
  一、农业防治:选择避风向阳、地势 高平、肥沃疏松地块作苗床,播种前种子要晾晒,播种量不能过大,科学施肥、管水,适时早通风炼苗。提倡稀插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量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床土处理。用水稻苗床壮秧剂,加过筛细土经充分混拌均匀后均匀撒施在翻耙整平的苗床上。即做到调酸、施肥、防病培育壮秧的功能。
  二、施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秧苗1―2 叶期喷施生根剂,每2克兑水30公斤喷40平方米苗床以促进秧苗早发根及健壮生长。
  三、药物防治:播种前用药剂处理种子和对秧板进行消毒。稻种在消毒处理前一般要先晒种和选种,然后消毒;苗期刚发病时即应施药防治,秧田期一看到发病株或发病中心即应喷药防治。用立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混土,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沙制成母土,再逐级混入所需营养土中,每平方米用药0.5克拌匀铺平即可。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1~1.5克,对水均匀喷在苗床上。

四、防治方案:
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青枯立克50ml+80%乙蒜素5g,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喷2次。
备注: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沃丰素25ml。

五、植保要领及注意事项:
1、床土要优化(肥料的使用、覆盖土的厚度等)。
2、调节土壤酸碱度(防治上应该以此为主)。
3、合理通风(一心一叶酌情通风),浇水时必须浇透,一早一晚浇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