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怎么做才能控制好育雏的温度呢? 其他家畜

怎么做才能控制好育雏的温度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看鹌鹑苗的活动情况,当苗子分散均匀,觅食正常,就不需要调整育雏温度,如果苗子向灯下靠拢就说明育雏温度偏低了,可以盖棚升温了;相反,当苗子向四周靠拢时,就说明育雏温度高了,可以适当地放风降温了。这"看苗情调温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让养殖户及时掌握鹌鹑苗的身体状况,调整好育雏的温度。

育雏的第一周如果温度超过37℃并持续3个小时以上,将会影响雏鸡终生的生长发育。每天降温幅度不能超过0.5℃,每周初要采用上限温度。第五周以后温度在21℃左右最适宜,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极为有利。在饲养过程中应处理好舍内温度与通风给氧的关系,做到通风时舍内的温度不能过低,控制温度不能靠关闭通风口不通风或少通风来解决,这样容易使舍内缺氧。所以通风时必须用先升温的办法控制恒温,以防止出现大的温差,使鸡只感冒。掌握温度的原则是:初期宜高,后期宜低;弱雏宜高,强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夜间宜高,白天宜低;注意天气变化,注意夜间管理,注意贼风,注意测温位置。

(1)第一周肉用雏鸡要求的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根据雏鸡生长发育,气温变化下降2~3℃。衡量育雏温度是否合适,除了观察温度计外,更主要的是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活泼好动,食欲良好;当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食欲下降;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拥挤、扎堆,靠近热源,并不断发出“唧唧”叫声,采食减少。
(2)所谓“脱温”就是育雏室停止加温,又称为离温。肉用雏鸡具体离温时间,各地应根据育雏季节、雏鸡健康状况及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
一般早春、晚秋、冬季育雏可在4~6周龄脱温,晚春、初夏及早秋育雏,可在3~4周龄脱温,夏季育雏,只需早、晚加温几次就行了。脱温时,要有个过渡时间,可先白天不加温,晚上加温;晴天不加温,阴天、变天时加温。要逐步减少每天的加温次数,最后达到完全脱温。一般脱温过渡期为1周左右。体质差的鸡群或防疫期间,应延迟脱温。脱温期间,饲养人员夜间要经常注意检查、观察鸡群,保证脱温安全。脱温后,室温最好保持在20~25℃,这样饲料利用率可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