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菌和绿霉菌侵染柑橘果实后,都先出现柔软,褐色,水渍状,略凹陷皱缩的圆形病斑。2~3天后,病部长出白色霉层,随后在其中部产生青色或绿色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但在病斑周围仍有一圈白色霉层带,病健交界处仍为水渍状环纹。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深入果肉,终致全果腐烂。干燥时则成僵果。柑桔青、绿霉病的症状基本相同,都只能为害果实,引起果腐。受害果实初期为水渍状软腐,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容易破裂。2-3日后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随后在白色霉状物中部产生青色或蓝绿色粉状物。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腐烂部分深入果肉内部。但两病的症状也有些不同,区别如下:青霉病产生的粉状物蓝色,白色霉状物很窄,仅1-2毫米。腐烂的速度较慢,在17-21℃下,全果腐烂要半个月,不粘包果纸,有一股发霉气味。 绿霉病产生的粉状物蓝绿色,白色霉状物带较宽,约8-18毫米,腐烂速度较快,在17-21℃下全果腐烂约要一星期,紧粘包果纸,有芬香气味。
上一篇: 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 大棚黄瓜结瓜期对肥水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