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芝麻 > 生产上出现芝麻低产的原因有哪些? 芝麻

生产上出现芝麻低产的原因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晚 夏芝麻的播种期大多在6月中下旬。由于播种偏晚,缩短了夏芝麻的有效生育时期,更为严重的是因晚播带来夏芝麻生育期相应延迟,使各个生育期都处于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其结果是芝麻株高下降,结蒴部位增高,蒴稀且小,黄稍尖长,子粒秕,产量低。

薄 我国芝麻产区大部分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土地瘠薄,土壤本身缺磷少钾,再加上农民不愿意增加生产投资,使施肥水平低甚至不施肥。即使有时施一些肥料,也因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或施肥方法不科学,而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甚至导致不良效果。

涝、旱 芝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交替。多数年份由于芝麻生长季节降雨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芝麻受渍而生长不良,严重减产甚至大面积绝收。有的年份又因持续干旱,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生长停滞、落花落蒴、提前封顶终花而大幅度减产。

病 由于芝麻产区种植面积大,轮作倒茬不合理,土壤中病原菌长年积累,茎点枯病、枯萎病发生严重;种植密度大,后期叶病也影响了芝麻的高产。此外,雨涝灾害频繁,更加速了病害的传播流行。

杂 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由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新品种布局不合理,推广应用速度缓慢,使用的品种多乱杂,造成生产上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性低劣,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也降低了芝麻的商品品质。

粗 播种粗糙,管理粗放。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芝麻撒播习惯,种植密度过大或偏稀,使得群体优势无法正常发挥。管理失时,间苗、定苗晚、草荒严重、打芝麻叶等,也是造成芝麻减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