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春季鸭病如何早防治?

春季鸭病如何早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春季气候多变,鸭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少,造成舍内潮湿。再加上冬季气温较低,致病性微生物的活动频率下降,一遇上适宜条件,便会大量繁殖,引起鸭的各种疾病。所以,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疫病防治。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

防治方案:用病毒性肝弱毒株疫苗对雏鸭进行主动免疫,并供给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发病初期,按每只0.5毫升的用量用高免血清或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每百只鸭用金银花60克、大青叶60克、枯矾30克、夏枯草60克、绿豆50克、甘草90克煎汤,药渣拌料喂患鸭,1天1剂,连用2—3剂有特效。

雏鸭感冒

雏鸭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活动,流清鼻液,继发肺炎后,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

防治方案:饮水中添加l%—2%的黄芪多糖饲饮,用以预防。如有发病可用双黄连,每只鸭1—2毫升,每天2次,连用7天。并发肺炎时每只用头孢噻呋,每天肌肉注射2次,连用3天。大群发病可用强力霉素每只鸭30毫克混入饮水中连喂3天即可。

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稀粪。浆膜和粘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的坏死灶。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多发。

防治方案:磺胺类药物可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恶唑,按0.4—0.5%混于饲料中,或用其钠盐按0.1%—0.2%溶于饮水中,连续喂服数日。还可用强力霉素,每只鸭每天取40毫克加水稀释后灌服,连用3—5天,可收到良好疗效。此外,也可采用中药黄连解毒汤治疗,按每千克30克的剂量拌于饲料中喂服,每天一次,连用3—5天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发病季节多是在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