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叶茎及荚受害,叶片背面始发,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豆荚初现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中间凹现,边缘稍隆起。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病原菌为真菌,适温21~23℃,最高30℃。种子带菌。
(3)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开花后,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500倍。
上一篇: 犬沙门氏菌病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下一篇: 为什么说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