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雹灾对玉米有何危害?雹灾发生后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玉米

雹灾对玉米有何危害?雹灾发生后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雹灾对玉米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展开的叶片被冰雹砸成条带状,对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二是叶鞘和茎杆受到冰雹的击打后出现斑痕,在暴雨和雹灾过后,茎杆受伤部位出现褐色坏死组织。遭受雹灾的玉米田应根据受危害具体情况抓紧时间进行田间管理,以尽可能减少雹灾造成的损失。
植株伤口消毒:玉米植株受雹灾危害以后,受损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等病原物的侵染而引发其他病害,特别是茎秆受损部位。从雹灾过后对受损植株的田间实地考察情况来看,茎秆受损部位有的已经开始出现褐色坏死组织,如果坏死组织继续扩大,将有可能会导致茎秆输导组织被阻断甚至茎秆腐烂。雹灾过后,可以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整株喷雾,以减少细菌或真菌等病原物的侵染。
追施速效氮肥:由于受雹灾危害田块的玉米植株叶片受损严重,光合作用面积下降,有机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将会影响到果穗的发育以及吐丝以后籽粒的灌浆。因此,促进植株形成较大的绿叶面积、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对于灾后植株的恢复与生长、保证花后籽粒灌浆期间较多的营养物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雹灾过后,每亩可酌情追施10-15公斤尿素,以促进后续展开的叶片能够形成较大的叶面积,保证在籽粒灌浆期间植株能够制造较多的有机营养供给果穗和籽粒发育。
改收鲜食果穗:受雹灾危害的玉米植株叶片受损严重,叶面积减少,养分供应不足,后期籽粒灌浆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果穗秃尖和籽粒败育都会加重,千粒重降低。受雹灾田块如果还像以往那样收获籽粒的话,不但产量下降,籽粒品种也会降低。因此,受雹灾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考虑在授粉后20-25天提前收获,作为鲜食玉米果穗出售;收获鲜果穗后的玉米青秸秆还可卖给养殖场作为奶牛或肉牛的青贮饲料。
毁种其他作物:一般受灾地块不要轻易决断进行毁种,但在叶片受损比较严重、而且茎秆坏死组织又不断蔓延的地块,很可能会陆续出现茎秆输导组织被阻断、茎秆腐烂等问题。这类地块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续保留或加强田间管理的意义,可以提早毁种其他作物。可以考虑的替代作物包括以收获鲜食果穗为目的的甜玉米或糯玉米、绿豆或荞麦等救荒作物以及萝卜等蔬菜类作物。

玉米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玉米苗期遭受雹灾,只要生长点未被破坏,一般不轻易翻种,而应加强田间管理。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
(1)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
(2)雹灾过后,及时剪去枯叶和烂叶,以促进新叶生长。
(3)雹灾过后,地温下降,地面板结,应及时进行划锄、松土,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雌雄穗和部分叶片尚未抽出时遭受雹灾,只要叶子未受损伤,且残留根茬时,要及时中耕、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仍可获得较好收成。
(4)灾后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对雹灾过后出现缺苗断垄的地块,可选择健壮大苗带土移栽。移栽后及时浇水、追肥,以促进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