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夏玉米苗期管理要点? 玉米

夏玉米苗期管理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夏玉米苗期管理要点

夏玉米苗期管理要点:

1、查苗补苗 由于种子的质量和鼠类、虫类的危害,玉米播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苗,应及时查苗、补苗。若缺苗较多应及时补种,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缺苗不多,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移栽时间应在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最好是带土移栽,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2、间苗定苗 间苗一般在3~4叶期进行,若间苗过迟,幼苗植株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强、间密存稀、留匀留壮。,定苗在4-5叶时进行。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增加间苗次数,适当延长定苗时间。定苗应选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病害,虫害及生长不良的苗经中午日晒,已发生萎蔫,易识别。

3、中耕除草 中耕有利于疏松土壤,便于根系发展,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2~3次。定苗以前幼苗矮小,可进行第一次浅中耕,以松土和除草为主,中耕时要避免伤苗,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定苗后到拨节期深耕一次,深10厘米左右,苗旁浅耕,行间深耕。

4、追肥 玉米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壮苗,促叶,壮杆的作用,一般视苗的长势,每亩施尿素5-7公斤,采用沟施或穴施 ,深5厘米以上,离苗不低于10厘米,防止烧苗,结合中耕时进行。

5、防治虫害。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我县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和蚜虫。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拌细土洒施玉米周围,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加吡虫啉或啶虫眯进行叶面喷雾不但可有效杀死地老虎还可以杀死蚜虫及其它类害虫。

夏玉米苗期管理的任务与目标是根治病虫保全苗、及时排涝防渍害、科学蹲苗育壮苗、适期除草避免药害、合理留苗防倒伏、拔节定苗保整齐度。

一、根治病虫保全苗

夏玉米苗期弱小,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轻的造成长势缓慢、死苗、病苗,缺苗断垄,重的还可能造成毁种。夏玉米苗期容易受到的地上害虫危害有玉米螟、棉铃虫、粘虫、蓟马、蚜虫、瑞典蝇等,易受到的地下害虫危害有耕葵粉蚧、金针虫、地老虎等,易受到的地表害虫危害河北省主要的是二点委夜蛾。应随时观察苗情长势,在虫害危害早期,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及时打药。

玉米苗期可造成严重减产的病害是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病毒病,也就是俗称的“坐坡”,由于病毒病是由灰飞虱、蚜虫、叶蝉等虫子传播病毒引起的病害,所以,防治玉米苗期病毒病的关键也在于治虫。

二、及时排涝防渍害

玉米苗期抗旱力相对较高,但怕涝。淹水越早、时间越长,产量损失越大,一般情况下,水没顶4天,就可造成玉米苗死亡。田间出现积水渍害,还可以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出现铁、锰中毒,加重茎腐、根腐病发生等。因此,当出现大的降雨时,注意要及时排涝。

三、科学蹲苗育壮苗

蹲苗培育壮苗需注意两个环节。一是化控降秆;二是避免拔节期追肥。当前,为了防止玉米倒伏,喷施化控降秆药剂的已经很普遍了,但生产上使用该类药剂,存在的问题是施药时间大部分偏晚。象“金得乐”、“达尔丰”这类药剂,一般推荐的施药时期是在玉米7-11片可见叶时。所谓7-11片可见叶,是从玉米长出第一片叶开始算起的。由于玉米茎秆倒折,主要发生在基部第3-4节上,施药晚了,基部节间伸长,起不到很好蹲苗防倒的效果,同时由于药剂多对穗分化有抑制作用,施药晚了,也常造成穗小粒少。

拔节期追肥,容易使玉米基部节间伸长,增加倒伏危险,同时,据我试验,拔节期追肥,产量明显不如喇叭口期追肥,对产量有益。

四、适期除草避免药害

现在用烟嘧磺隆或烟嘧磺隆与莠去津、特丁津等复配制剂,进行苗后化学除草的越来越普遍,因苗后除草,多全生育期只一次化学除草即可。采用烟嘧磺隆、也就是玉农乐,或者含玉农乐的除草剂除草,防止出现药害,需注意三点:一是不可与有机磷农药混施,二是施药过晚,玉米已长至8叶以上时,容易出现药害。三是兑水至少要30kg以上,也就是2普通喷雾器,否则,不容易施药均匀、导致漏喷,使除草效果降低,还因施药浓度大而易造成药害。

五、合理留苗防倒伏

就目前推广的主栽品种,如郑单958,安全的生产密度是每亩4000-4200株,超过此范围,倒伏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象浚单20、先玉335,夏播安全的密度3800株左右。安全生产密度与最高产量密度是两个概念,在容易发生倒伏的地方,且不可盲目追求高产高密度,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因此,间苗定苗留苗时,一定要按照品种推荐的适宜种植密度留苗,根据自己的种植行距,计算好株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