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误区? 其他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误区?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误区一:以剂代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才能发挥显著的功效,但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厂商夸大了使用效果,致使一些农户把其当成肥料使用,把促进作物生长的希望寄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身上,而不在施肥、灌水、中耕、松土等常规技术上下工夫,最终影响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

  误区二:随意加大用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属激素类物质,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但有的农户总怕用量少了没有效果,随意加大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或使用浓度,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严重的甚至导致叶片畸形、干枯脱落、整株死亡。

  误区三:直接对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产上使用较多的九二○(赤霉素),必须用酒精或温热的高度数白酒溶解后,才能对水使用。但有的农户在使用植物

  生长调节剂前,常常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而是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直接对水使用。由于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直接在水中溶解,加之微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若不事先配制成母液后再配制成需要浓度,药剂很难一次混匀,也会影响到使用效果。

  误区四:随意与其他物质混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化肥、农药等其他物质能否混用,必须在认真阅读说明并经过试验后才能确定。但很多农户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为图省事,常将其随意地与化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用,希望达到同时促进生长或保花保果、补充肥料或防病治虫作用。但若混合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误区五:不看时机,随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机(如黄瓜花芽分化期)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如果使用时机不当,就不能收到理想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有的农户对此认识不足,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不看时机,随时喷施,导致喷施效果不佳。

1使用时期不正确

调节剂的使用时期有严格的要求,一旦施药时期不当,就会产生药害,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提醒:对于氯吡脲、2,4-D、赤霉素等使用剂量、时间要求特别高的调节剂,要自己摸索,如果实在不了解则最好不用。

2使用剂量不正确

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剂量都有严格的限制,用少了达不到效果,用多了就会产生药害。

提醒:对于乙烯利和赤霉素等用在葡萄上的调节剂,最好要了解其性能、剂量再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3没掌握品种敏感度

提醒:即使是用号称最安全的调节剂DA-6、芸苔素等,也要注意剂量,在一些果树和十字花科蔬菜上使用尤其需要小心。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使用剂量并不相同。

4使用方法不正确

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同一种作物时,使用方法不当,也会产生药害。2006年,新疆吐鲁番有果农反映其在种植的葡萄上使用赤霉素果粒非常不均匀,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经查实,问题是因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赤霉素应用在葡萄上,有拉大穗长、增大果粒等显著效果,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葡萄盛花期后10-20天,以150g/g的浓度沾果穗。而出事的果农则用喷霉器对果穗进行喷施,结果导致受药的穗面果粒大,未受药的穗面果粒小,葡萄果粒大小不均匀,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提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通常有喷雾、浸泡、涂抹、喷施、灌根、点滴等。果农应根据不同调节剂的生理特性和不同作物选择合适用法。

5随意复配使用

近两年,不少企业转向复配制剂研究和登记,比如噻苯隆与乙烯利复配,复硝酚钠和萘乙酸等。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复配使用。

2006年,洛阳有菜农反映其在5亩盛花期的黄花菜上同时喷施复硝酚钠和噻苯隆,导致黄花菜全部萎蔫凋落。后经试验证明,在黄花菜上喷6-9g/g浓度的复硝酚钠可增加细胞质流动,促进其它药剂和肥料在作物体内被吸收,使花朵均匀、肥大,起到增产作用;喷施1g/g浓度的噻苯隆也可减少花蕾脱落,使黄花菜植株健壮。但两者复配使用在黄花菜上,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就会产生萎蔫甚至杀死黄花菜的结果。

提醒:虽然研究调节剂复配制剂机理和筛选配方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比如已有的30%胺鲜乙烯水剂,碧护等可起到增效作用。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使用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配方筛选和田间试验验证出来,,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复配使用。

6不注意温度条件

不同环境条件对调节剂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农户应注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调节剂会造成不同影响。如有部分菜农反映萘乙酸用在西红柿保果时效果不明显。了解发现,农户喷药时温度在15℃左右。实际上,萘乙酸在西红柿上使用时气温在25-30℃,保果效果很好;但气温低于20℃或高于35℃,效果均不理想。

提醒: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注意植株长势和气候的变化,不同作物、不同气候条件最好先小面积试验,再扩大应用。

7不按登记使用


2010年8月中旬,九江永修县白槎镇12户果农按照当地经销商推荐用药保叶,120亩梨树树叶相继枯死,秋果也干枯。永修县农业局植保站调查了解到,这是果农误将2,4-D当保叶剂所致。植保站专家按照标签说明(推荐浓度11.8-23.5ppm)做三个不同浓度的喷雾药害对照实验,结果梨树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而2,4-D标签本身并没有登记用于梨树上。调查结果显示,2,4-D钠盐在低溶度下可作为植物调节剂使用,高溶度下能使某些植物发生药害,甚至死亡。其在高浓度下主要用于禾本科植物田,或草坪防除双子叶杂草,梨树正属于双子叶的植物,因此容易出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