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药剂涂抹法防黄瓜菌核病效果如何? 黄瓜

药剂涂抹法防黄瓜菌核病效果如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冬季低温,易导致棚室黄瓜菌核病发生。大棚内近地表处黄瓜叶片密集,局部郁闭造成湿度较大,导致患菌核病的黄瓜植株基部3腐烂严重,造成全株蒌蔫,对黄瓜生产影响很大。解救办法的具体操作是:

先用刀片将病茎处把长白毛的腐烂处刮除,再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药剂,用水稀释20-30倍药液如浓奶浆状(也可用少量食用淀粉糊与药粉以2:1比例加水混匀),涂抹患处,一般涂药1次后,病患处组织会慢慢自行愈合,植株能正常继续开花结果。如果病患处腐烂比较严重,3-5天后看情况也可再涂1次药。通常病茎腐烂程度不到其直径一半的植株,都可以救活且以后还可维持一定的产量。

冬季低温,易导致棚室黄瓜菌核病发生。大棚内近地表处黄瓜叶片密集,局部郁闭造成湿度较大,导致患菌核病的黄瓜植株基部3腐烂严重,造成全株蒌蔫,对黄瓜生产影响很大。解救办法的具体操作是:

  先用刀片将病茎处把长白毛的腐烂处刮除,再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药剂,用水稀释20-30倍药液如浓奶浆状(也可用少量食用淀粉糊与药粉以2:1比例加水混匀),涂抹患处,一般涂药1次后,病患处组织会慢慢自行愈合,植株能正常继续开花结果。如果病患处腐烂比较严重,3-5天后看情况也可再涂1次药。通常病茎腐烂程度不到其直径一半的植株,都可以救活且以后还可维持一定的产量。

 药剂涂抹法防黄瓜菌核病效果好。冬季低温,易导致棚室黄瓜菌核病发生。大棚内近地表处黄瓜叶片密集,局部郁闭造成湿度较大,导致患菌核病的黄瓜植株基部3腐烂严重,造成全株蒌蔫,对黄瓜生产影响很大。解救办法的具体操作是:

  先用刀片将病茎处把长白毛的腐烂处刮除,再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药剂,用水稀释20-30倍药液如浓奶浆状(也可用少量食用淀粉糊与药粉以2:1比例加水混匀),涂抹患处,一般涂药1次后,病患处组织会慢慢自行愈合,植株能正常继续开花结果。如果病患处腐烂比较严重,3-5天后看情况也可再涂1次药。通常病茎腐烂程度不到其直径一半的植株,都可以救活且以后还可维持一定的产量。

药剂涂抹法防黄瓜菌核病效果好

 冬季低温,易导致棚室黄瓜菌核病发生。大棚内近地表处黄瓜叶片密集,局部郁闭造成湿度较大,导致患菌核病的黄瓜植株基部3腐烂严重,造成全株蒌蔫,对黄瓜生产影响很大。解救办法的具体操作是:

  先用刀片将病茎处把长白毛的腐烂处刮除,再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药剂,用水稀释20-30倍药液如浓奶浆状(也可用少量食用淀粉糊与药粉以2:1比例加水混匀),涂抹患处,一般涂药1次后,病患处组织会慢慢自行愈合,植株能正常继续开花结果。如果病患处腐烂比较严重,3-5天后看情况也可再涂1次药。通常病茎腐烂程度不到其直径一半的植株,都可以救活且以后还可维持一定的产量。

危害症状:烟青虫属鳞翅日,夜蛾科。主要危害辣椒、烟草、棉花、番茄、甘蓝、向日葵、南瓜、苋菜等,以辣椒受害重。以幼虫蛀食寄主的蕾、花、果实为主,造成落蕾落花、落果或虫果腐烂。损失率达30%--80%。有时也能危害嫩叶和嫩茎,食成孔洞。

  形态特征:与棉铃虫极近似,区别在于:成虫体色较黄,前翅上各线纹清晰,后翅棕黑色宽带中段内侧有一棕黑线,外侧稍内凹。卵稳扁,纵棱一长一短,呈双序式,卵孔明显。幼虫两根前胸侧毛的连线远离前胸气门下端,体表小刺较短。蛹体前段显得粗短,气门小而低,很少突起。

  发生规律:以蛹在辣椒地表土下作土室越冬。虫蛹越冬后,5~6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喜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强。对新枯萎的杨树、柳树等的树枝有较强趋性,同时对草酸、蚁酸类化合物亦有较强趋性。成虫交配后,经2~3天即产卵于蔬菜的果萼、嫩叶、嫩梢等处,卵散产。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然后在嫩叶或小蕾处取食,呈小凹斑;2龄后即蛀食蕾、花、果,造成“张口蕾”脱落,或食空幼果或使大果形成孔洞,严重时腐烂、脱落。幼虫可吐丝下垂转移危害,其自身具有假死性和自残性。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在大面积的棉田和烟田附近的菜园易受害。每头幼虫一生可危害10个左右果实。

  防治方法:①栽烟草诱集越冬代成虫产卵。因越冬代成虫对烟草有较强的趋向性,可诱集越冬代成虫产卵,以利集中消灭。还可用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杀成虫。②冬季翻耕灭蛹,减少来年的虫口基数。③人工摘除虫蛀果,以免幼虫转果危害。④抓住防治适期,及时喷药防治。6月上、中旬防治第1代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下旬防治第2、第3代幼虫,9月~10月根据虫情发展和危害情况确定防治第4、第5代幼虫。可选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 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雾。喷药应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否则防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