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植保用的飞机有哪些类型?在哪里能买的到? 其他

植保用的飞机有哪些类型?在哪里能买的到?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植保用的飞机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单旋翼无人驾驶农用航空器 单旋翼(含电池3组以上、人员培训等) 中央补贴(农机)40000元

  多旋翼无人驾驶农用航空器 多旋翼(含电池3组以上、人员培训等) 中央补贴(农机)20000元

 无人植保机,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有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记者了解到,该类植保机械是在2010年前后出现在农业植保领域,并迅速引起了农业部门和种植大户的关注。

  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30%,这与植保机械的落后关系很大。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在世界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植保机械长期以来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目前,我国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承担的防治面积占整体防治面积的80%以上,小规模种植户用泼浇或背负喷雾器喷雾,一人一天只能喷施15亩田,大户一般6个人一组喷雾器喷雾,平均每人一天也只能喷施20亩田。

  “无人植保飞机所具备的高功效特点,未来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省农科院植保所叶正和研究员对记者说,但目前国产无人植保飞机还处于研发阶段,严格的说,真正实用成熟的产品还没有。记者了解到,现在无人植保飞机推广应用缓慢,几乎还未实际投入大田植保,多还处于应用演示阶段。

  三大问题制约推广

  无人植保飞机的优势是明显的。据记者了解,此种植保机械具有雾滴小,喷布均匀,飞机旋翼向下的巨大旋力,推动农药雾滴对作物从上到下进行穿透,有利于农药雾滴均匀散落于植株各个部位,提高防效。同时,它通过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平均每亩农田可节约50%的农药及90%的水,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人药的分离,也避免人直接接触农药,确保了使用上的安全性。

  但其缺陷也同样很明显,叶正和给记者总结了其三大需要改进之处。首先,还不具备完全的自控能力,甚至在现场演示过程中都出现过失控和坠落的情况。同时,由于它的操控性有待提高,在实际喷洒农药过程中还会出现重复喷施或遗漏作业的问题,这既跟机械本身质量有关,也与操作人员掌握技术不到位有关。一些国外的先进机型加入了GPS巡航定位技术,系统会自动定位并区分不同的操作模式,就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个弊端。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无人植保飞机产品既无国家标准,也无地方标准,各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了其发展。

  有效载荷量不足,影响了无人植保飞机的推广。无人植保飞机如果要真正提高作业效率,其每架次载药量最少要在20公斤以上,可以满足30—50亩/架次的防治需求。 “但现在大多数无人植保飞机实际载药量不到10公斤,每架次只能防治不到20亩的面积。 ”叶正和告诉记者,无人植保飞机频繁起降,其作业效率必然降低。

  使用成本的过高,也制约了无人植保飞机的普及。一个普通的无人植保飞行器的价格基本上在10—20万元之间,真正的无人植保飞机的价格则在30万元以上,高昂的购置费用让大多数农户望而却步。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燃油和锂电池的消耗费用也不菲。

  目前,实际操作一架无人植保飞机最少需要3人,每天的实际防治面积200亩左右。如果农户采用技术成熟的动力植保机械如热喷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扣除农机补贴,实际购机费用不到3000元/台,动力热喷机喷施距离可以达到25米,农户付出同样的人工,三台热喷机同时工作,每天防治面积约300亩左右。与之相比较,当前无人植保飞机几乎不具备效率和成本优势。

  同时,无人植保飞机的操作员除了要经过专业培训,还必须结合当地情况进行一定的实践。使用时,必须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风速等综合条件进行操控。对购买飞机的种粮大农户而言,专业操作员的培训学习也是一笔不小支出。

  农户购买需谨慎

  记者了解到,现在国内无人植保飞机的生产企业不少于20家,其中亳州一航空植保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无人植保飞机生产企业。 “从事研发的企业虽然不少,但生产出像样产品的却不多。 ”叶正和对记者说,对于一个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农业机械虽然它拥于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当前农户还是应该谨慎购置。

  记者认为,对于无人植保飞机,农户可以积极地关注,但同时也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如果真正要想购买,农户必须对国内无人植保飞机主要生产企业都要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购买相对可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