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情况
2013年7月上旬,姜堰市某猪场购进61头后备母猪,平均体重 40kg 左右。自入栏15天后,该批后备母猪陆续发病,用磺胺药和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已死亡6头;采取有效措施后,该批猪共死亡8头,死亡率13.1%。
二、临床病症
病猪体温40.5℃以上,食欲废绝、皮肤有红紫斑、眼结膜充血、呼吸困难、肌肉颤抖、共济失调。尿黄、粪便呈球状,后期拉黄色稀粪。病重猪渐进性消瘦,行走摇摆,提问逐渐下降,最终衰竭死亡。
三、剖检病变
病死猪血液稀薄,腹股沟、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切面严重出血,呈大理石状病变;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大量出血点;肺脏高度水肿,胸腔内有较多胸水;脾脏表面有少量出血,边缘有梗死;肾脏肿胀、苍白,被膜下有点状出血;膀胱黏膜有出血点;胃黏膜形成大片溃疡,肠黏膜大部分已脱落,肠壁变薄。
四、诊断
验室直接触片瑞士染色后镜检,可见红细胞着色为橘黄色,血液中出现闪光形小体,在血浆中转动或翻滚,多数红细胞边缘呈锯齿或星芒状凹凸不整。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非典型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
五、治疗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以增强猪的体抗力,同时减少外界因素应激(闷热、拥挤等)的刺激。加强通风换气和环境卫生,在饲料中适当加入多种维生素。
2.全群使用土霉素粉0.1~0.2mg/kg进行预防,1次/天,连用一周。
3.对未发病的猪,紧急接种猪瘟疫苗,同时在饲料中加入三氮脒和抗病毒药物,连用5~7天。
4.对已经发病、症状较轻的,立即注射“血虫净”(主要成分:三氮脒)配合黄芪多糖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4天。
5.使用“百毒杀”(主要成分:溴化二甲基二癸基烃铵)对猪舍及环境进行消毒,每天喷洒1~2次。
上一篇: 生态养猪技术?
下一篇: 仔猪断奶时间如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