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胡萝卜 > 胡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胡萝卜

胡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整地播种
胡萝卜幼苗生长缓慢,生长期长,铺膜的和没铺膜的多安排谷雨和芒种前后播种。它直根入土深,宜选择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耕翻22—26cm,然后细耙2—3遍,整平耙细,并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而细碎的有机肥。
胡萝卜可以高垄条播亦可以平畦撒播。通常垄距50—60cm,每垄条播两行,株距10cm左右。平畦宽1—1.5m,在较好的肥水条件下,株行距以10×10cm或12×12cm较为适宜。
胡萝卜种子有刺毛,妨碍种子吸水,且易粘结成团不便播种,所以播种前要将刺毛搓去。条播每亩用种0.75kg左右;撒播1.5—2kg。为使胡萝卜出苗快而整齐,也可进行浸种催芽,催芽一般可提前出苗3—4天。
2.田间管理
1)间苗、除草胡萝卜间苗宜早,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除去过密的弱苗,保留健苗,苗距3—4cm。4—5叶时定苗,每亩留苗数,大型种万株左右,中、小型种4—6万株。
胡萝卜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生长迅速。因此,及时除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一般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亦可用除草剂灭草。常用除草剂有除草醚(25%),每亩0.75—1kg,于播后发芽前喷雾处理土表(不包括铺膜的,铺膜的要在整地时进行);也可用除草剂1号(5%),每亩用量100—150g,或扑草净(50%)100,兑水50—60g。
2)灌溉与施肥胡萝卜虽然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仍必须合理供给水分和养分。从播种到出苗,应连续浇水2—3次保证顺利出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大,应保持水分适中。进入叶部生长盛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加强中耕,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平衡生长。肉质根肥大期,也是对水分需求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若浇水不足,则肉质根瘦小而粗糙,品质差。若供水不匀,则易引起肉质根开裂。
胡萝卜生长前期吸收很慢,随着肉质根迅速生长,才大量吸收养分。每生产1000kg产品,约吸收氮3.2kg、磷1.3kg、钾5kg。因此,除施足底肥以外,在其生长期间还应追肥2—3次,第一次在产苗前后,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kg,以后隔20—25天,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次施复合肥25—30kg。此外,胡萝卜对新鲜厩肥和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都很敏感,如果用新鲜厩肥或施肥量过大,易发生叉根。
3.栽培技术与胡萝卜品质关系
胡萝卜在不良的环境与栽培条件下,常有畸形根、裂根和叉根,使产量和品质降低,上述已提到了,这里不必赘述。最要注意的是缺硼症状,表现是根系不发达,生长点死亡,外部变黑。缺钙症状,表现为营养生长受阻,形成木质根。到丰厚的回报。

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耐热、早熟、冬性强的品种,如新黑田五寸、改良五寸人参、夏时五寸、超级黑田五寸、向阳五寸、烟台五寸等。种子发芽率应在70%以上,种子质量应符合GB8079中2级以上要求。

2 整地播种

2.2.1 播种时间 胡萝卜主要为露地栽培,春、秋栽培均可,以秋季栽培为主。春播可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当10cm地温稳定在7~8℃时播种,6月中旬前后收获;秋播可于7月中旬、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2.2.2 整地施肥 胡萝卜全生育期内需氮肥、钾肥较多,磷肥次之。每生产1000kg胡萝卜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2kg、磷1.3kg、钾5kg,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2.5∶1∶4。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蔬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而定,实行测土平衡施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并掺施过磷酸钙25~30kg,普撒后耙翻地,耙平后做畦或垄。

2.2.3 播种技术 种子处理:胡萝卜种子有刺毛,播种前应将刺毛搓去。秋作可直播。春作地温低,出苗慢,播种前应浸种催芽。用30~35℃的温水浸种3~4小时,捞出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3~4天,待大部分种子的胚根露出种皮时,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有开浅沟条播和平畦撒播两种方法。条播,沟深2~3cm,播后覆土,覆土厚度与沟平;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后,浅划畦面,覆1~2cm厚的细土,镇压、浇水。春播时,为提高地温,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播种量:每亩用种量约0.8~1.5kg。播种密度:条播行距20cm左右,留苗株距5~10cm;撒播株行距8~12cm。胡萝卜应实行垄作,垄高30cm左右。一般种植密度,大型品种每亩留苗38000~42000株,中、小型品种每亩留苗40000~60000株。

2.2.4 田间管理 春播,出苗前应以提温保墒为主,并保持土表湿润,一般不浇水,如土壤干旱,应适当浇水。秋播,出苗前应以防涝保墒为主,播后浇水降温,保持土壤湿润。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疏去弱苗和过密的苗;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5cm~6cm;幼苗5~6片真叶时定苗。

播种后应及时防除杂草。遇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肉质根开始形成后,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进入肉质根膨大期,可配合浇水,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kg。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在实现胡萝卜高产、优质、高效诸多因素中起着先导作用。适宜黄淮区域种植的胡萝卜品种主要有日本新黑田五寸、黑田六寸、韩国千红百日、程山红等。

二、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1.精细整地。胡萝卜为伞形科块根草本植物。种植胡萝卜最适宜的土壤为耕层深厚、土质疏松、保墒及排水良好,空隙度为20%~30%的肥沃沙壤土和壤土。适宜的pH值6~8之间。整地时逐年加深耕层,深翻25~30厘米,然后细耙整平。做到上虚下实、上无坷拉下无卧垡,以利胡萝卜块根膨大。

2.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胡萝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亩产5000公斤以上的田块,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3500公斤,腐熟的优质饼肥100~150公斤,配施氮、磷、钾各含15%的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磷酸二胺25~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齐苗后,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公斤。

3.适时播种,确保全苗

①适时播种。黄淮区域种植胡萝卜的适宜播期是7月中、下旬。此时恰逢高温多雨季节,能否全苗是成功的关键。

②种子处理。实现一播全苗的主要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播前将精选的优质种子晾晒1~2天后,用干湿交替法处理种子。即将种子置于容器内,种子量不超过容器的2/3,向容器内洒种子重量70%的水,充分搅拌,使种子浸水均匀一致,加盖封闭24小时后,再把种子平铺在报纸上,在室内使其自然干燥,干湿处理1次需2天时间,以处理2~3次效果较好。经干湿处理的种子发芽早,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可增产15%以上,而且畸形根少,品质好。经过干湿处理的种子如不能及时播种,在最后1次干燥时,应延长1~2天,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将其贮藏在玻璃容器中,贮期可达40天。二是播前将一定的小白菜种掺入胡萝卜种内,利用小白菜早出苗为胡萝卜遮阴;三是垄面上铺盖麦穰、麦糠,通过覆盖,助苗出土,为幼苗遮阴保墒。幼苗出齐后,轻轻拔除小白菜苗。

4.推广机播,提高播种质量。据试验,使用机播可减少播量,降低成本,且省工省时。每亩需0.5公斤左右,机播的田块出苗均匀、整齐。撒播亩用量控制在0.75~1公斤左右,撒播后应及时覆细土,轻镇压,为确保出苗及时,遇旱应及时浇好蒙头水,以利出苗整齐一致。

5.加强田管,确保优质丰产

①化学除草。播种后,及时亩喷施48%的地乐胺200~250毫升,苗前没有进行化除的,可于苗后杂草出齐时再用10.8%的盖草能30~4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应力求均匀周到,不重不漏。

②适时定苗。2~3真叶间苗,6~7真叶时定苗。株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亩留苗2.5~3万株。

③防治病虫。苗期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以及甜菜夜蛾等。防治蛴螬、地老虎可亩用50%的辛硫磷0.25公斤兑水适量与饼肥充分均匀后于整地时施入。防治甜菜夜蛾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25毫升加生物杀虫杀卵剂大英雄25~30毫升兑水30公斤,于上午9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害虫出来活动时喷雾,力求均匀一致,上下打透。

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菌核病。软腐病可用100~200毫升/升的农用链霉素或70%敌克松原粉5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④叶面喷肥。齐苗后浇好齐苗水,土壤保持湿润,促进幼苗早发稳长。胡萝卜肉质根进入膨大期后,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50公斤喷洒叶面。生长后期遇旱及时灌溉,可有高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6.适时采收、确保丰产增收。胡萝卜块根充分膨大时成熟,即可采收,采取时应根据品种抗寒性确定收获期早晚,抗寒性弱的应早收,抗寒性强的品种可迟收。同时要了解市场行情,价格上扬时收获销售,确保丰产增收。

 1.整地播种胡萝卜幼苗生长缓慢,生长期长,铺膜的和没铺膜的多安排谷雨和芒种前后播种。它直根入土深,宜选择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耕翻22—26cm,然后细耙2—3遍,整平耙细,并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而细碎的有机肥。
  胡萝卜可以高垄条播亦可以平畦撒播。通常垄距50—60cm,每垄条播两行,株距10cm左右。平畦宽1—1.5m,在较好的肥水条件下,株行距以10×10cm或12×12cm较为适宜。
  胡萝卜种子有刺毛,妨碍种子吸水,且易粘结成团不便播种,所以播种前要将刺毛搓去。条播每亩用种0.75kg左右;撒播1.5—2kg。为使胡萝卜出苗快而整齐,也可进行浸种催芽,催芽一般可提前出苗3—4天。
  2.田间管理
  1)间苗、除草胡萝卜间苗宜早,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除去过密的弱苗,保留健苗,苗距3—4cm。4—5叶时定苗,每亩留苗数,大型种万株左右,中、小型种4—6万株。
  胡萝卜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生长迅速。因此,及时除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一般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亦可用除草剂灭草。常用除草剂有除草醚(25%),每亩0.75—1kg,于播后发芽前喷雾处理土表(不包括铺膜的,铺膜的要在整地时进行);也可用除草剂1号(5%),每亩用量100—150g,或扑草净(50%)100,兑水50—60g。
  2)灌溉与施肥胡萝卜虽然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仍必须合理供给水分和养分。从播种到出苗,应连续浇水2—3次保证顺利出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大,应保持水分适中。进入叶部生长盛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加强中耕,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平衡生长。肉质根肥大期,也是对水分需求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若浇水不足,则肉质根瘦小而粗糙,品质差。若供水不匀,则易引起肉质根开裂。
  胡萝卜生长前期吸收很慢,随着肉质根迅速生长,才大量吸收养分。每生产1000kg产品,约吸收氮3.2kg、磷1.3kg、钾5kg。因此,除施足底肥以外,在其生长期间还应追肥2—3次,第一次在产苗前后,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kg,以后隔20—25天,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次施复合肥25—30kg。此外,胡萝卜对新鲜厩肥和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都很敏感,如果用新鲜厩肥或施肥量过大,易发生叉根。
  栽培技术与胡萝卜品质关系
  胡萝卜在不良的环境与栽培条件下,常有畸形根、裂根和叉根,使产量和品质降低,上述已提到了,这里不必赘述。最要注意的是缺硼症状,表现是根系不发达,生长点死亡,外部变黑。缺钙症状,表现为营养生长受阻,形成木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