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在生长期或抽穗开花期,到可能生长地进行踏查,根据该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确定种类,记载混杂情况和混杂率。对进出口和国内调运的种子进行抽样检查。种子每个样品不少于1公斤,检验是否带有该检疫杂草的种子。治理:化学防治:防治黄花刺茄可用2,4-D。当黄花刺茄秧苗期,对2,4-D较为敏感,但开花后对2,4-D就有很大的抗性。2,4-D和麦草畏合在一起用时,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好。但2,4-D容易产生药害,可以用30%2甲4氯·麦草畏水剂在植物开花前,每亩125克药量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机械防治:通过不断的,严密的刈草或在开花前用锄头分散黄花刺茄的植株,以防止其种子的产生。 处理黄花刺茄的方法是将其铲除后焚烧深埋。生物防治:通过种植沙打旺、紫花苜蓿等本地优势牧草品种来占领黄花刺茄的生存空间。
上一篇: 油菜黑胫病有哪些发病条件?
下一篇: 什么叫无菌操作、消毒、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