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夏季,气温高,水质易变,鱼病易发。为了减轻高温对淡水白鲳养殖的影响,提醒示范户注意以下事项:
1、硫酸铜和敌百虫作为传统的化学药物,在渔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有时添加硫酸亚铁作为合剂来使用效果也很好,但是由于铜的毒性较强,淡水白鲳对硫酸铜的敏感性较高,我们在使用硫酸铜治疗白鲳时,都会遇到治疗后至少白鲳3至5天不吃食,或者吃的很少,如果用药浓度过量,白鲳甚至10天左右不吃食,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对淡水白鲳的伤害,影响生长速度,从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敌百虫在淡水白鲳养殖中严禁使用。
2、溶解氧在淡水白鲳养殖中非常重要,一旦造成淡水白鲳养殖过程中缺氧,淡水白鲳就沿池塘边狂游,消耗大量能量,而且至少5天左右几乎不吃食。因此夏季应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注意天气变化,必要时开动增氧机或进行换水。
3、高温季节,细菌滋生快,白鲳吃食量大,水质易变,容易患肠炎、出血等病。白鲳生产周期一般在2—3个月,最好两个星期投喂一次药饵,连续3天,对池塘消毒一次或注入新鲜水。
4、淡水白鲳习性喜静,捕捞前一定要估计好规格和上市的百分比,最好两次完成全部捕捞,第一次70%以上,因为捕捞一次淡水白鲳吃食要3-5天才能正常。
淡水白鲳养殖关键注意以下几点:
1.饲料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2.水质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中的新陈代谢缓慢,所以,池水易变清,往往透明度大于30厘米。此时,池塘中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3.病害防治。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危害较大的主要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
(1)水霉病。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水霉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病鱼因瘦弱而逐渐死亡。防治方法:①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②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不使鱼体受伤,寒冬雨雪天有个别鱼冻伤,切勿下塘捕捞,干扰鱼群。③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2)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孢囊;如果病原体寄生在眼角膜,可导致鱼失明;患病鱼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它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鱼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适于15-25℃的水温生长、发育。防治方法:①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②可用干辣椒加干姜片治疗。每亩水面均1米深可用100克干姜片,加500-1000克清水,煮沸后熬10分钟,再停火20-30分钟;然后,又煮沸熬10分钟,再停火半小时后;加入250克干辣椒和2000克清水,再煮沸熬10分种;最后,连渣带汁兑水10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即可治愈。
(经验来自水产养殖网)
时至夏季,气温高,水质易变,鱼病易发。为了减轻高温对淡水白鲳养殖的影响,提醒示范户注意以下事项:
1、硫酸铜和敌百虫作为传统的化学药物,在渔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有时添加硫酸亚铁作为合剂来使用效果也很好,但是由于铜的毒性较强,淡水白鲳对硫酸铜的敏感性较高,我们在使用硫酸铜治疗白鲳时,都会遇到治疗后至少白鲳3至5天不吃食,或者吃的很少,如果用药浓度过量,白鲳甚至10天左右不吃食,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对淡水白鲳的伤害,影响生长速度,从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敌百虫在淡水白鲳养殖中严禁使用。
2、溶解氧在淡水白鲳养殖中非常重要,一旦造成淡水白鲳养殖过程中缺氧,淡水白鲳就沿池塘边狂游,消耗大量能量,而且至少5天左右几乎不吃食。因此夏季应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注意天气变化,必要时开动增氧机或进行换水。
3、高温季节,细菌滋生快,白鲳吃食量大,水质易变,容易患肠炎、出血等病。白鲳生产周期一般在2—3个月,最好两个星期投喂一次药饵,连续3天,对池塘消毒一次或注入新鲜水。
4、淡水白鲳习性喜静,捕捞前一定要估计好规格和上市的百分比,最好两次完成全部捕捞,第一次70%以上,因为捕捞一次淡水白鲳吃食要3-5天才能正常。
上一篇: 油菜生长对生态环境有何要求?
下一篇: 高产麦田如何预防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