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常遇到大风或台风;给以成熟的玉米造成倒伏,我们怎么样才能预防玉米倒伏呢?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倒伏是一种常见现象,可能是因品种原因,也可能是因管理不当,或是自然灾害引起,但无论什么原因,为防止倒伏应从种植开始,抓好每一个环节。一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栽培条件和自然条件,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山区应选择抗病抗虫,植株矮杆,根系发达的品种。如平原区为郑单958、浅山为德玉18等品种。二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要注意田间小气候,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三是苗期注意蹲苗,促进根系发育,保持基部节间粗壮。四是科学施肥浇水。在山区因肥力状况,要着重前期重施,后期轻施。并且不是越多追肥越对植株生产有利。五是加强田间管理。注意中耕锄划,培土壮苗。同时还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高密度种植和大风、多雨天气条件下,如何提高植株自身的抗倒能力、减轻倒伏的发生呢?
一、选用抗倒品种 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植株特性有关。一般植株较高、穗位(着生果穗的节位距地面的高度)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几率比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发生茎折,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则容易发生根倒。品种的抗倒能力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哪一个品种能够绝对抗倒。
二、适期播种 倒伏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特性有关。一般在抽雄前后,株高已经定型或接近定型,而且茎秆还相对柔弱,遇到大风多雨天气极容易发生倒伏。春玉米在适宜播种期间内可调整播期,使植株容易发生倒伏的敏感时期尽量避开当地的大风多雨季节。对于夏玉米而言,播种晚的玉米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很容易蹿秆,植株较高且茎秆纤细,很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夏玉米在收获小麦以后应尽量早播。
三、适当加大行距 玉米有宽行、窄行、宽窄行等多种种植样式,各种不同的种植样式都可实现高产。但从健康栽培角度来讲,在高密度条件下适当加大行距可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促进基部茎节的发育,同时也会减轻田间玉米植株对风的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倒伏的风险。玉米的行距可控制在70厘米左右,一般不要小于60厘米。
四、增施钾肥 钾肥具有提高茎秆强度的作用。在目前生产上大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提倡增施钾肥、氮钾配合施用,对于防止玉米株倒伏具有重要意义。钾肥宜早施,在播种时作种肥或在出苗后作苗肥施用。施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等状况来确定,一般每亩可施用硫酸钾或氯化钾10~20公斤。
五、苗期蹲苗 对于密度较大、具有旺长趋势的地块,可在苗期进行蹲苗。蹲苗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基部茎节的旺长、促进根系发育,从而减轻倒伏发生的几率。蹲苗应在苗期进行,但要在拔节开始时结束。蹲苗的措施主要有适度干旱、中耕断根、增施氮肥等。就目前河北省玉米生产情况来看,蹲苗主要适用于春玉米,夏玉米由于出苗后就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基本上没有蹲苗的机会。
六、适期追氮 玉米生育期间追施氮肥可以促进植株或果穗的发育,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但追施氮肥时间不当则容易引起倒伏。拔节期玉米基部茎节开始快速伸长,此时如果再追施大量氮肥,则会加速基部茎节的伸长,使倒伏的风险加大。所以生产上一般不提倡在拔节期追施氮肥,在施用种肥或苗肥的前提下,氮肥可延迟到大喇叭口期再追施。这样既可促进果穗的发育,同时也会减轻倒伏的发生。
七、中耕培土 培土可以促进地上基部茎节气生根的发育,增强植株抗根倒的能力,是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培土可在拔节至封垄之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5~8厘米、净培土高度一般8~10厘米。
八、化控 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一些化学调控剂可以用来控制玉米植株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玉米的倒伏,如目前生产当中常用的金得乐、玉黄金、吨田宝等。化控技术属于一种"被动"措施,化控药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及喷施方式等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否则很容易出现药害。
上一篇: 大棚番茄溃疡病怎样防治?
下一篇: 种植马铃薯轮作倒茬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