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并列3捆1层,堆放3层。每捆甘蔗之间要留有空隙,根部放在中间的沟边,底层左右两列之间留空30~40厘米,根部与根部不能紧靠,利于通气散热。待堆高后,再逐步将根部之间靠紧。
(2)堆放3层后,甘蔗两头各放1根废残的小甘蔗或芦苇秆等硬物(下同),使第一列的3层甘蔗固定,以防倒塌。
(3)第四层堆放时根顶部易位,并在甘蔗的两头再各垫1根小甘蔗,5、6层的根部与1~3层同向叠放,堆放好后两头再各垫1根小甘蔗。第一列不能一下子堆放10层,应将顶上的几捆甘蔗靠在旁边,防止第二、三列堆放时倒塌。
(4)甘蔗全部入仓库后,用捆扎好的鲜甘蔗叶(甘蔗叶梢上扎结)把仓库的四周全部遮好,把高出甘蔗的叶子向内压倒。最后在上面盖上甘蔗叶。
=========================================
1、地面贮藏法:在蔗田及附近,选择避风处,耙松表土,浇湿地表,将甘蔗堆放成2米左右高的堆,上面铺盖鲜蔗叶,蔗叶上再加一层泥土。此法可贮藏约一个月。
2、沟藏法:此法适合无霜冻地区或无霜冻时期贮藏甘蔗,利用蔗田地沟,将甘蔗扎捆,放入地沟中,成小堆,每堆间距半米,蔗堆四周填湿土,上面再盖土,贮藏期需防止甘蔗堆内积水。
3、窖藏法:适宜于霜冻地区储藏甘蔗,选择不积水处,挖深30-60厘米,宽为蔗茎长的窖,(多雨地区窖内外需开挖排水沟),10根蔗为一捆,横叠高5-7层,蔗头朝一向或头根交叉均可,每窖不超5000公斤。窖底部、四周及上部都垫鲜蔗叶,浇冷水二次,以保持窖内湿润。气温降至10℃以下时,盖泥封窖,贮藏期温度控制在4-9℃,湿度约80%-90%。窖藏法可保藏数月甚至越冬。
甘蔗按大、中、小分级捆扎,叠放时每10捆为1列,每捆宽度20~25厘米。操作方法如下。
(1)并列3捆1层,堆放3层。每捆甘蔗之间要留有空隙,根部放在中间的沟边,底层左右两列之间留空30~40厘米,根部与根部不能紧靠,利于通气散热。待堆高后,再逐步将根部之间靠紧。
(2)堆放3层后,甘蔗两头各放1根废残的小甘蔗或芦苇秆等硬物(下同),使第一列的3层甘蔗固定,以防倒塌。
(3)第四层堆放时根顶部易位,并在甘蔗的两头再各垫1根小甘蔗,5、6层的根部与1~3层同向叠放,堆放好后两头再各垫1根小甘蔗。第一列不能一下子堆放10层,应将顶上的几捆甘蔗靠在旁边,防止第二、三列堆放时倒塌。
(4)甘蔗全部入仓库后,用捆扎好的鲜甘蔗叶(甘蔗叶梢上扎结)把仓库的四周全部遮好,把高出甘蔗的叶子向内压倒。最后在上面盖上甘蔗叶。
采用挖窖贮藏法保存甘蔗种,不干枯,不霉烂,不变质,在来年春季种植时芽眼饱满,发芽率高。其方法为:
选址 选坐南朝北,四周无腐杂草、无白蚁、无虫蛆的高地,南面砌筑长3米、高2米的空心砖墙体(可用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房子的后沿墙或山墙做背墙)。
挖窖 在墙北处平地下挖深2米、宽1.5米、长2米-3米的地窖,挖出的土堆于四周,窖底南高北低、稍倾斜,在最低处向外挖约1.5米长的出口管沟,埋入出水管(出水管选用直径30厘米、长1.5米,内 节打通的毛竹),出水管外口铺厚50厘米的鲜甘蔗叶,防止冷风从管口入侵。水管内口铺放几片蔗叶拦沙防堵口。
选蔗 选择节间较大、无虫眼、无损伤的甘蔗,与边窖边卖的甘蔗或储存明春销售的要分别贮藏,绝不能混贮一窖。
贮藏 (1)收蔗入窖:初霜前2天-3天的晴天,将甘蔗割叶连根挖起,直立倾斜30度排入窖内,根距2厘米排一排,空隙填入沙(选用河沙,不宜太干,也不宜太湿),并由根部将沙搂向蔗梢处,充实空隙并抹平,再排再填沙,窖满为止,窖完后,蔗梢上填沙40厘米,并用沙在窖中间堆成凸形。(2)保温防雨:用新鲜的甘蔗叶盖上,形成雨披形(忌用稻草,因易生鼠害),再盖一层薄膜,薄膜上再压一层蔗叶,保温并防止漏水。(3)忌讳:贮窖的人不能喝酒,也不能倒入酒之类发酵的东西,更不能有石灰入内。(4)窖好后,周边挖排水沟,用竹子上搭墙、下搭地,蒙盖大雨布,包住全窖,四边用土压实雨布,形成不透风的保温贮体,雨布上压搭树枝防大风。这样可安全贮藏,度过整个冬季。出窖时注意。只要一开窖口,便要取个不停,不能取一次又歇十天半月,且每天取甘蔗后随即原样封好。
上一篇: 马铃薯癌肿病感病症状?
下一篇: 目前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产业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