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番茄裂果是什么原因? 番茄

番茄裂果是什么原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裂果形成的原因
1、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大果型、圆型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开裂。
2、环境条件所致,育苗期在花芽分化期夜温低,尤其夜温长期低于8℃,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响,造成植株对钙和硼的吸收障碍,花器养分缺少,形成花柱开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从而结出顶裂果和横裂果。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灌水或遇大雨,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时,膨压增大而出现裂果。
3、缺素所导,土壤中缺钾、钙、硼等元素,或在不良土壤环境条件下造成植株对钙、硼的吸收障碍时,也容易产生裂果。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保花保果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也是造成子房畸形发育,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
5、打顶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造成裂果。

(1)苗期温度低。在花原基分化期遇到10℃以下低温,使子房壁细胞发育不全造成裂果。西红柿在幼苗期的2片真叶以后,果穗上的花原基就相继开始分化,花原基分化期要求适温是18-20℃,夜间为11-15℃,所以在两叶期以后的幼苗期最低温度不能长期低于10℃以下。可是在生产实践中,一些菜农看到西红柿幼苗能忍受3-8℃低温,就误为西红柿幼苗不怕低温。特别是某些菜农,为了赶早,提前播种育苗,又长,采用3-5℃的低温控苗,这就为裂果埋下了祸根,最后发生大面积裂果,造成严重减产减收。
(2)氮肥施用过量。另外生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磷钾肥不足或二铵施用过量,而影响钙硼的吸收和氮磷过量而钾肥不足及长期处于超过30℃以上的高温管理,也是引起脐部裂果的原因之—。
(3)激素用法有误。棚栽西红柿在使用保花保果激素时,重复点花和浓度不当也会造成裂果。

(4)放射网纹裂果发生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露地栽培时发生较多。高温、强光、干旱会使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栓层,果实糖分浓度增高,当久旱后降雨或突然大量浇水,使果实内的果肉迅速膨大,渗透压(膨压)增高,会将果皮涨裂,而开裂部位多在受强光、高温危害最重的果肩部位。

①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到夏季高温、烈日、干旱、水分过多等情况,果实表皮薄,果肉含水量多,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生长膨大速度不相适,膨压增大产生裂果现象。 
②果实生长期间,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是产生裂果的主要原因。但品种不同,对裂果的抗性也有差异,一般长形果果蒂小、棱沟浅的小果型品种。或叶片大、果皮内木栓层薄的品种抗裂性较强。
③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冬季温棚番茄,花器授粉不良呈畸形花柱开裂。
④高温或低温均影响番茄对钙、硼元素的吸收,是裂果的主要病因。钙吸收后与番茄植株体内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若钙吸收少,则草酸多会损害心叶和花芽,导致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