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茼蒿高产栽培技术是什么? 其他蔬菜

茼蒿高产栽培技术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茼蒿为菊科一年生绿叶蔬菜,具有耐低温、喜冷凉,不耐强光,光合强度比较低等特点, 其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选用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选好地后进行耕翻,并施入少量粪干作基肥,与表土层混合均匀,做成宽1.4 -1.5米的平畦,准备播种。
2.播种 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亩用种量4-5公斤,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用种量可加大到6-7公斤。条播按行距约10厘米播种,每亩用种量约2.5-3公斤。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后在15-2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覆土约1厘米厚。
3.间苗和除草 茼蒿在播种后约1周即可出苗,在幼苗长到具有2-3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并拔除田间杂草。撒播的间苗应使植株保持约4X4 厘米的株行距,条播的株距控制在3-4厘米。
4.浇水 茼蒿在生长期间不能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在雨季播种的茼蒿,在种苗刚出土时,应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发生,这以后应保持田间经常湿润,遇雨注意防涝,排除积水。
5.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腐熟的粪干300-400公斤。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追肥,亩用尿素20-25公斤。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相同数量的肥料。
6.采收 茼蒿一般生长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收获。如果想进行多次收获,可用利刀在主茎基部留3厘米左右桩割下,割下的嫩茎叶捆成0.5公斤的小把上市销售。割后留下的老茬要及时进行追肥和浇水,1个月后可再收一茬。  

茼蒿别名蓬蒿、春菊,为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嫩茎供食用,营养丰富,并有清血、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

栽培方式与栽培要点。茼蒿的植株小,生长期较短,多进行直播。在北方地区一般春、秋露地栽培,南方冬季需进行温室栽培。一般简易温室或节能型的日光温室均能生长良好,栽培容易。

冬季温室栽培茼蒿与露地栽培方法差异不大。一般平畦条播,大叶茼蒿每亩用种量2千克,在适宜温度下茼蒿播种后40天即可收获。如果天气寒冷,则需要60多天的生长期。大叶茼蒿可以一次收获,也可以多次采收。冬季进行温室生产时,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不要太大,以防止秧苗太嫩而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