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死穗的原因分析 小麦

小麦死穗的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全蚀病危害造成的。此类麦田主要分布在宋集于桥、曹湾、张湾、毛庄,焦庄金刚,重渠南徐、澍河,杨庄,师灵等乡镇。麦田表现主要症状是小麦茎基部变黑坏死,小麦成片死亡。全蚀病是目前造成小麦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害。土壤墒情适宜时,全蚀病病菌主要在小麦出苗后至拔节期侵染小麦,而小麦扬花后才能表现出症状,因此防治全蚀病要以拌种为主,苗期喷药控制为辅。  

二是纹枯病危害。纹枯病造成的死穗也是小麦整株死亡,但麦田表现是零星发生,拔出死麦会发现小麦植株茎基部有明显的病斑。特别是群体大的麦田发生较重。纹枯病的侵染时间主要在是在小麦出苗至分蘖期,因此拌种防治纹枯病效果更好。  

三是赤霉病危害。今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发病株率在5%左右,但严重度低。赤霉病田间表现为麦穗出现部分或全部死亡,但小麦茎杆生长正常。赤霉病的发生条件是小麦扬花期遇到降雨。今年我县种植小麦西农979、9718等中早熟品种4月25日进入扬花期,5月1日基本结束;矮抗58、新麦26等中晚熟品种于4月28日刚刚进入扬花期;4月30日至5月1日,我县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对赤霉病的发生十分有利,因此矮抗58、新麦26等中晚熟品种赤霉病发生较重,而西农979、9718等中早熟品种发生较轻。赤霉病的防治是小麦扬花期喷施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