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在贝类多倍体育种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目前,牡蛎使用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获取三倍体的技术,已经可以在产业中使用,并申请了大量专利。三倍体牡蛎具有个体大、不育等特性,对于养殖与引种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此外,海湾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马氏珠母贝、紫贻贝、毛蚶、菲律宾蛤仔、文蛤、砂海螂、皱纹盘鲍和九
固着型贝类的主要养殖品种有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等,养成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垒石养成法、深水投石(壳)养成法、插竹养成法、桥式养成法、立石养成法、筏式养成法、栅式养成法和滩涂播养法等。
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
不少贝类可以作为药材,如鲍的贝壳中药名叫“石决明”,可以治疗眼疾;宝贝的贝壳叫“海巴”,能明目解毒;珍珠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和收敛生肌等作用;近江牡蛎贝壳用于治疗眩晕、失眠、盗汗及胃溃疡等,肉用于治疗烦热失眠、颈淋巴结结核等;乌贼的内壳叫“海螵蛸”,可治疗外伤、癫痫、胃病和止血等;其他如蚶、
采用复合池塘生态调控养殖技术
白露过后,鱼病逐渐减少,成鱼进入生长旺盛阶段,抓好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对夺取渔业丰收有着重要意义。一.及时投喂饵料:这一时期水温适宜,鱼类新陈代谢旺盛,食欲猛增,需要大量投饵。总的原则是只要鱼吃得下,就要适当多投喂。一般9月下旬至10月底这40多天时间内,草类的投喂量应占全年投饵量的20%左右,精料占30%以上,贝类饵料占40%以上。草类、贝类
扇贝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EPA(二十碳五烯酸)俗称“血管清道夫”,它制造的前列腺素能使血管壁软化并抑制血小板凝聚,进而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硬化的现象。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脑神经和视神经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不仅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和提高智商,并且可以降低痴呆症的发病率。贝类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
贝类育苗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育苗过程中所涉及的工具都要经过认真消毒,尽可能地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育苗场一般应该选择在远离生活区、海区宽阔、水交换通畅和远离排污口的无污染海区,育苗过程所使用的海水要经过严格的沉淀和过滤等操作;贝类幼苗一般以单胞藻类(金藻、小球藻、扁藻、硅藻等)为饵料,所以贝类育苗过程中,藻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藻
有没有转基因贝类?由于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一直是个国际争议的话题。转基因鱼类的研究已经很成功,但是一直没有上市。而贝类在基因转移和基因工程育种方面研究较少。Powers等在1995年在贝类中采用精子载体法进行转基因的研究,并在红鲍(Haliotisrufescens)的转基因个体中检测到高达72%的阳性率。我国学者先后对杂色鲍、大珠母贝和马氏珠母贝等贝类进行了转
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还有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
贝类可分为单板纲、无板纲、多板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头足纲7类,新碟贝、毛皮贝、石鳖、圆田螺、角贝、海蚌、乌贼分别属于以上7个纲。古代学者将贝类分为有壳和无壳两大类。现代学者一般把贝类分为以下七类:(1)无板类种类很少,全世界共约100种,全为海产。(2)多板类本纲最常见的代表是石鳖,存在于白垩纪至现代。(3)单板类早在古生代泥盆纪
一些底栖匍匐类贝类,如香螺和泥螺等,以及埋栖型的蛤蜊、文蛤、蛤仔和河蚌等贝类,在加工及使用前需要进行吐沙处理。
钦州大蚝个体大,体型多样,有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贝壳长10—24厘米,高达6—15厘米,质坚厚。左右壳不等,左壳较右壳厚大而深,鳞片少,并附在它物上;右壳略扁平,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鳞片,低龄贝的鳞片平、薄、脆,高龄贝鳞片层层相叠,坚厚如石。壳面有灰、青、紫、棕黄等颜色。韧带长而阔,紫黑色。闭壳肌痕大,一般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
不少贝类可以作为药材,如鲍的贝壳中药名叫“石决明”,可以治疗眼疾;宝贝的贝壳叫“海巴”,能明目解毒;珍珠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和收敛生肌等作用;近江牡蛎贝壳用于治疗眩晕、失眠、盗汗及胃溃疡等,肉用于治疗烦热失眠、颈淋巴结结核等;乌贼的内壳叫“海螵蛸”,可治疗外伤、癫痫、胃病和止血等;其他如蚶、
贝类的经济价值:海产贝类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肝糖、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海产贝类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常吃贝类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除了食用价值外,贝类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珍珠、鲍、牡蛎、青蛤等都是名贵的中药材,科学家已从海产贝类中分离出多种抗病毒和抗癌的成分。目前福建
海产贝类对维护海洋环境的作用是什么?贝类通过消化系统过滤海水来获取食物,在被工业废水或下水道污染的水域生活时,能将有毒化学物质在体内积累。如果贝类增多,就可以有效过滤氧化物和水藻。专家发现,在海洋生物中贝类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富集特性,可以吸附并消耗苯、酚等多种有毒物质,消耗海水中过剩有机物,起到净化海水作用。贝类可以提供一种生态系统
什么是贝类的中间培育?贝类苗种的中间培育,是指稚贝在室内经过一个阶段培育后,由于室内环境条件很难满足稚贝生长发育的需要(成本太高),在其达到一定规格后,移到海上培育成可供养殖、增殖的苗种过程。水域的理化和生物条件是动物栖息和生长的物质基础,选择适宜的中间暂养水域,是提高保苗率的重要环节之一。稚贝暂养海区应选择浪小,水流平缓,流速一般
贝类通常是指具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因一般体外被有1~2块贝壳,故名。贝类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海洋、湖泊、河川和溪流到处都有贝类的踪迹,它是自然界中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门类。全世界的贝类大体上可分为陆生和水生两种,其中水生的海洋贝类占了总量的80%以上。贝类,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或双壳纲).因一般体外披有1—2块贝壳,故名.常见的牡蛎、
引发贝类大规模死亡的生物性病原,主要是附着生物、赤潮生物、原生动物、细菌、立克次氏体和病毒。养殖环境和方式造成贝类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有:①环境异常,主要是指台风、淡水团、冷水团和异常高低温等灾害性海洋物理现象;②近些年来,近海水域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病原滋生,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③海区局部养殖过度,环境供饵不足;④养殖结构单一,
以魁蚶为例,介绍蚶类育苗的技术要点。①亲贝选择与促熟:选取体壮、无创伤、无寄生虫和病害的成蚶,放入亲蚶培育池内,每天升温1℃,逐渐升温到21℃恒温待产。每天投喂小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②产卵孵化:经过1~2小时的阴干刺激,亲蚶放入22℃的海水中,流水刺激3小时,就可以促使亲蚶排卵、排精。受精卵在25℃条件下,20小时孵化至D型幼虫,经过350目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