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的气候状况,土壤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还有管理水平和种植的品种不一,一般可参考下列种植密度:北方春大豆的播种密度土壤肥沃,种植分枝性强的品种,亩保苗宜在0.9万株左右;而土壤贫瘠,种植分枝性弱的品种,亩保苗宜在1.8万株左右;纬度较高且寒度较大的地区,适宜种植早熟品种,亩保苗在1.5万株左右。
辽宁1年生2代,1代为害重。
大豆食心虫,又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是一种食粒害虫。
大豆收获应该在黄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间进行。过早过晚收获都会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适时收获应根据气候条件灵活掌握,如果大豆成熟期遇到气候干旱可适当早收,在黄熟期即可收获;如果大豆成熟期遇到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的年份应该适当晚收。人工收割在大豆植株叶片还有10%未脱落时进行,并且应选择晴天早上收割;机械收割,应在植株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3年以上轮作。(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3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防治1次或2次。
1、播种时施甲霜灵颗粒剂,使大豆根吸收可防止根部侵染。2、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粉剂拌种。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深耕及中耕培土除草,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湿度太大。4、发现病株及时拨出,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并在病株栽植穴及四周撒生石灰消毒。5、应以预防为主。可选用40%根腐灵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瑞毒
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在百种天然的食品中,它名列榜首,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很多种豆制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大豆富含蛋白质,且所含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正好补充了谷类赖氨酸的不足的缺陷,所以应以谷豆混食,使蛋白质互补。大豆具有健
一、大豆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施用大豆正常生育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钼、硼、锌、锰等。钼是大豆根瘤固氮酶的组成成分,是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硼在大豆生命活动中也很重要,缺棚大豆根系发育不好,根瘤着生不好,失去固氮能力。所以对于微量元素也必须注意。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从土中得到满足?决定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和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黄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央银灰色,有3个纵列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卵扁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橘黄色。幼虫体长8~10毫米,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蛹长约6毫米,红褐色。腹末有8~10根锯齿状尾刺。
豆天蛾是黄淮海地区危害大豆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一般在植株茂盛、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地块发生较多。大发生时常将豆叶吃光,造成严重减产。可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种抗虫品种;及时秋耕、冬灌;实行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科植物,可以减轻危害。(2)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豆田的落卵量。(3)生物防治:用杀螟杆菌
是的。大豆造桥虫成虫多昼伏夜出。
大豆的根有主、侧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钟罩状根系。在地表至20厘米左右的土中根部生有根瘤,根瘤菌可供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茎高60~100厘米,15~24个节,豆荚着生于节上,多节大豆常高产。
有机农产品是指以天然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农业部有机食品标志有机大豆与无公害大豆和绿色大豆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大豆的生产要比其他大豆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
要注意前面玉米除草剂对后茬的大豆产生的药害
大豆的施肥技术为:①基肥。大豆生长发育的养分主要靠基肥提供,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米2可用农家肥1吨、尿素2~3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最好与有机肥堆沤半月)、钾肥10千克。宜开沟条施或穴施;②肥料拌种:大豆用肥料拌种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瘤菌数量,提高固氮能力,使茎秆粗壮、枝多、荚多、粒多而饱满。常用拌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瘤菌
主要侵染大豆的叶、茎蔓、豆荚和种子,以危害叶片为主。一般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始发,初生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扩展后为不规则形暗绿色斑或暗褐斑,晴天中午可见病叶反卷、枯萎、最后变黄,病斑相互合并大块组织变褐枯死,一旦遇到阴雨天,可迅速扩展到整个田块。
大豆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是大豆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是开花至鼓粒期。
东北地区是我国高油大豆种植生态适宜区,其中内蒙古东四盟市、辽河平原、吉林中部、松嫩平原以及三江平原为种植高油大豆的五个优势区域。其中内蒙古的东四盟、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属于大豆集中产区,松辽平原的吉林省中部地区和辽河平原区属于玉米大豆轮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