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百科网大豆“火龙秧”的综合防治 大豆根线虫病又称火龙秧子,根线虫病是全株性病害,由线虫侵害大豆根部引起细菌侵染至病。被害植株生长迟缓、茎叶短小而枯黄,花期推迟,荚少而小,子粒不饱满,严重时不结荚,甚至全株枯死。 大豆根线虫病传染扩散较快,且病原线虫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一旦发病便很难彻底消灭,必须采取综合防治
2016进口大豆8130万吨,消费9525万吨。
春季4月间平均气温约达10℃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无翅胎生雌蚜,以后均孤雌胎生),取食鼠李芽,繁殖1~2代。5月中下旬大豆苗出土后产生有翅胎主蚜,迁飞至豆田,为害大豆幼苗。在豆田繁殖10余代,气候适宜时,5天即能发育成熟。6月末至7月初是田问大豆蚜始盛期,7月中下旬为盛期,可引起大豆减产。7月末开始,因气候和营养等原因,大豆植株上出现体色淡黄
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黄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央银灰色,有3个纵列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
对于因缺苗没来得及补种的田块,应在大豆单叶到第一复叶展开期间进行移栽补苗,最晚在第二层复叶展开前移栽。移栽补苗时,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之后,将备用苗带土挖出(注意尽量不伤根、不散土),移栽到缺苗处后覆土、浇水,等水渗下后及时用土封埯。备用苗一般在播种时就要准备,种在行间。大豆单叶展开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为人工间苗的适宜时期。间苗时
大豆疫病是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一类危险性病害,并且是中俄(中方提出)、中南植检植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病害。在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规定引进来自疫区的大豆种子,须经特许审批,经入境口岸严格检查。必要时隔离试种。
第一大类就是大豆类。大豆类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就是可以用来做豆腐打豆浆的豆子。它们的特点是含有16%左右的脂肪,还有35%以上的蛋白质,但是几乎没有淀粉。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把它做成豆沙、凉粉、粉条之类。这类豆子含高蛋白,可以替代肉,也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用大豆做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之类,都
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的需水临界期
答:营养成份:蛋白质、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降血压和减肥的功效,并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可以治疗便秘,极适宜老年人食用。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防止血管硬化3.通导大便4.降5.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糖、降脂6.虽然大豆的营养丰富
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大豆如何避免籽粒破损?(1)收获大豆前,一定要购买和更换厂家配套收获大豆的专用主轮,降低脱粒部分转速,变小麦收割机为大豆收割机。(2)调大脱粒部分间隙。(3)适期收获,避免大豆籽粒过于干燥。(4)收获后要注意晾晒,防止霉变。
大豆出苗不好的原因有:1、种子质量。大豆品种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大豆播种后出苗不齐甚至不出苗;因此选种时,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正规合格品种,避免后期造成巨大损失。2、烧苗。大豆施肥尤其是施种肥时,应注意种、肥隔离,若施肥量过大或种、肥相互接触或距离太近,就会造成烧苗,影响大豆出苗。3、干旱。土壤含水量过低时,大豆种子无法获得萌发所需的足够的
喷药防治。在幼虫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西维因5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500倍液喷雾。一般从烟青虫危害开始起,每隔10~15天施1次药。2.人工捕捉。在烟青虫危害期间,在阴天或早晨逐株捕捉,效果很好。3.诱捕成虫。用毒饵诱杀或用杀虫灯诱杀。
大豆的胞囊线虫是以胞囊在土壤中和寄生在根茬上越冬,也可以沾染胞囊的土粒混杂在种子之间随种贮藏越冬,病害的发生及程度与影响线虫活动的条件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胞囊壁较厚,线虫对较低温、潮湿等不良环境会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高湿度环境的抵抗力则较弱,对较干燥的土壤环境抵抗力较强。因此,通常在田间降雨量大,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线虫发育需要一定
辽河平原位于辽宁省中部,分布于辽河中下游两岸,地处温带,多10度的有效积温3223度~3565度,年降雨量560~728毫米,无霜期146~179天,土地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水、肥、气、热条件好,适宜发展大豆生产。
主要为害豆荚和豆粒,也为害叶和茎。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褐色至赤褐色圆形斑,云纹状。真叶染病初生紫色圆形小点,散生,扩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浅灰色斑。茎秆染病形成长条状或梭形红褐色斑,严重的整个茎秆变成黑紫色,上生稀疏的灰黑色霉层。豆荚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较大,灰黑色,边缘不明显,干后变黑,病荚内层生不规则形紫色斑,内浅外深。
大豆的颜色即种皮色多达十几种,分为五大类,即黄、青、黑、褐、双色,每一类又细分为如下不同颜色:黄大豆:黄、淡黄、白黄、浓黄、暗黄。青大豆:淡绿、绿、暗绿。黑大豆:黑、乌黑。褐大豆:茶、淡褐、深褐、紫红。双色大豆:虎斑、鞍挂。可见,把大豆称为黄豆是不全面的,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褐大豆、双色大豆都是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寄主范围很广,大多数为杂草和豆区不常见的植物。在栽培植物中的主要寄主有小豆,赤小豆、饭豆、某些菜豆品种等。
高温高湿条件下,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分生孢子2d后侵染力下降26%,6d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大发生。
造成大豆倒伏的原因较多,有品种本身的原因,也有土壤气候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的因素。
一是选择农药时要注意农药药性尽量选择速效性和内吸性强农药。速效性农药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喷药后很快发挥药效;内吸性强的农药一般在5小时后,80%的有效成分已被作物吸收到组织内部面发挥药效。二是要改变施药方法1、在阴雨天时喷药可用粉剂农药,尽量不用乳油或可湿性粉剂农药。2、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根据药剂的药效期,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