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良种的特性有:单产高、蔗糖分高、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甘蔗纤维适中、甘蔗砍后糖分转化慢。甘蔗良种就是单位面积具有最高产蔗量和产糖量,产量稳定,适于当地生态环境、栽培制度和制糖工艺要求,经济效益显著,能满足工业和农业生产需求的新品种。甘蔗良种的特性有:单产高、蔗糖分高、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甘蔗纤维适中、甘蔗砍后糖分转化慢。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的品种有粤糖89—113、粤糖63/237、粤糖93—159、粤糖85—177;感病的品种有粤糖57/423。2、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适当配合,避免施用过量的速效氮肥,视甘蔗生长情况追施氮肥,不要偏施或迟施氮肥。3、清理蔗田。在甘蔗收获后,及时清除留在蔗地的病叶、病株残余,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4、注意蔗地剥叶,搞好排灌系统,及
叶部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较正常叶狭窄,叶片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病叶老化后,病部现不规则红点或红条,有的变红组织形成不规则的眼形或菱形穿孔,有的形成边缘带暗褐色排列成梯形的病斑,叶缘、叶端也形成暗红褐色至黑色不规则形病斑,有的叶片展开受阻顶端出现打结状。叶鞘染病生有红色坏死斑或梯形病斑。梢头染病纵剖后具很多深红色条斑,节部条斑呈
在甘蔗栽培中,堆厩肥、沤熟的滤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有机肥宜做底肥,一般每公顷使用22500千克,均匀施于种苗两侧或种苗上,然后将化肥施在堆厩肥上再盖土。有条件的蔗区在蔗田中应积极间作绿肥、豆科作物等,在追肥培土时与化肥一起配合压青。提倡在甘蔗收获后,用甘蔗碎叶机将蔗地全部的甘蔗叶打碎,通过土地翻耕、犁耙将甘蔗叶回归土壤。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通过种茎繁殖,随着栽种年限的延长,其种茎内含的病害越多,种性退化越快。同时自然界的病虫害抗性也在增强,因此,需要对甘蔗品种不断地进行改良。目前,品种改良在甘蔗生产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率达60%,品种改良是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手段,是提高蔗糖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甘蔗高产施肥的经验表明,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配施氮、磷、钾肥。追肥应因苗制宜、因时因地制宜。一般高产田块,每亩施腐熟栏粪、堆肥或灰杂肥2500―3000千克作基肥,配施尿素15千克、磷40千克、钾肥15千克,或高含量的三元复合肥40千克。追肥分苗肥、分蘖肥、攻茎肥三个时期施用。苗肥在3叶期施,分蘖肥在7―8片叶时施,攻茎肥在6月份以前施完。
清明前后,气温反复无常,受这样的天气影响,甘蔗非常容易发生霉变,而发生霉变的甘蔗会变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心甘蔗。如果误食红心变质甘蔗,严重可致人死亡!于是民间流传着“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甘蔗这个霉变或者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从我们专业角度来讲,叫做节菱孢霉,就是节菱孢霉菌,那么这种霉菌它会产生一种叫做3-硝基丙酸这一种毒素,那么一中
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2:100倍式波乐多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一、症状:甘蔗黑穗病又称甘蔗鞭黑穗病、黑粉病。该病最明显特征是病蔗梢头具一条向下内卷的黑色鞭状物。病鞭在形成初期,外包一层银白色薄膜,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最后只剩下心柱。染病种蔗萌芽早,茎细小,叶细长,淡绿,分蘖增多,后分蘖上也长出黑穗鞭。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带菌土壤和宿根病蔗为初侵染源。病菌厚垣孢子萌发温度6~36℃,最适温度25~30
甘蔗种植要求10℃年积温在6000℃以上,无霜期330天以上,出现-2℃频率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日照时数1600小时以上。甘蔗不同生育期需要不同的温度,13℃可萌发,20~25℃发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30~32℃;12~13℃甘蔗可缓慢生长,20~25℃伸长逐渐加快,30℃为最适温度,超过34℃生长减缓;低于0℃,甘蔗会受害。甘蔗成熟期间,如果前期、中期温度较高在20℃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通过对有益捕食生物、寄生生物的保护利用甚至人工饲养释放到田间,对甘蔗有害生物进行捕食或寄生以控制其为害,最常见的有利用赤眼蜂、绒茧蜂防治螟虫等。②利用甘蔗本身的抗性如抗虫性、抗病性等经定向育种,培育出抗某种有害生物的品种。③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蔗,培育出抗性品种。④利用人工合成有害生物信息素进
除草地膜是新兴的一种农用塑料薄膜,是普通地膜生产过程中加入黑色母粒或者化学除草剂制成的。除草地膜可分为以下两种。即含除草剂的地膜和含阳光蔽剂的除草地膜。1,含阳光屏蔽剂的除草地膜这种地膜以高压聚乙烯树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基料,加入黑色母粒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经吹膜机生产而成的黑色薄膜,由于不含除草剂,目前在高效农业上广泛运用
植蔗沟每100厘米播蔗种5—6个,亩播双芽苗蔗种3000—3500个。栽植密度一般掌握在每100厘米20芽左右,保证亩有效茎4500—5500株。
伸长期:这是甘蔗生长最快,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4.3%~57.8%。这期间虽已进入雨季,田间蔗行已封行,土壤蒸发量明显减弱,但其叶面积指数、叶面蒸腾量、根系吸收能力等均同时达到了最大。需要根据降雨量的变化情况决定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对降雨量较少的蔗区或长时间的久旱不雨,应及时进行沟灌或漫灌保证灌透水,保持土壤表层50厘米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通过对有益捕食生物、寄生生物的保护利用甚至人工饲养释放到田间,对甘蔗有害生物进行捕食或寄生以控制其为害,最常见的有利用赤眼蜂、绒茧蜂防治螟虫等。②利用甘蔗本身的抗性如抗虫性、抗病性等经定向育种,培育出抗某种有害生物的品种。③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蔗,培育出抗性品种。④利用人工合成有害生物信息素进
甘蔗杂交首先需要检查花穗中花粉的育性,花粉发育好的亲本一般作为父本,花粉发育差的亲本一般用作母本。
甘蔗梢腐病防治技术1、选用桂糖57/624、粤糖63/237等抗病品种。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避免偏施、过施氮肥。3、修整好排灌系统,及时排除积水。4、加强管理,及时剥去老叶,清除无效分蘖,挖除病株。5、重病区在发病初期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
根据土壤进行选择。在选择甘蔗种之前,你要了解你现在的拥有的土地的土壤的质量是怎样的,是比较干燥的还是比较湿润的,是肥沃的还是贫瘠的等进行选择甘蔗种好,因为不同的甘蔗种对应不同的土壤。要到指定地点进行选择。每年糖厂都会发放不同品种的甘蔗种,他们发放的甘蔗种一般都是通过专业人士,进行了多次的试验的得出的成果,所以要选择甘蔗种的话,最好
1、地下害虫防治:可用5%地虫磷颗粒剂3公斤/亩、5%特丁磷颗粒剂3公斤/亩、呋喃丹颗粒剂4公斤/亩、5%佳丝本颗粒剂2公斤/亩等药剂(以上药剂任选一种)。新种时与底肥相拌施于植蔗沟内;6-7月结合追肥、培土再施用一次,可有效防治蔗龟、象鼻虫、白蚂蚁等地下害虫的危害。2、叶面害虫防治:进入5-7月,此时期为甘蔗绵蚜、蓟马高发生期,要重点进行防治。可用50%辟蚜
甘蔗发芽适宜温度是25-27℃,最适宜温度是30-32℃,超过40℃抑制萌发。温度20℃以下发芽缓慢,13℃以下,即使其它条件良好,蔗芽也很难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