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冬季上市价格是夏季的数倍,所以目前正是黄鳝上市的最佳时机。冬季捕获黄鳝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养殖者采取全池挖泥取鳝的办法捕鳝,这种捕鳝方法劳动强度大,黄鳝易受损伤,捕鳝过程耗时较长,同时也破坏了鳝池载体的生态结构,有损于第二年的生产。下面介绍两种比较快速、安全的诱捕方法供大家参考。草垫诱捕法。在放干池水之前做好诱鳝的准备工作。将
每年,当繁殖季节来临时,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鳝常在乱石、洞穴、杂草堆或水生植物等的附近吐出泡沫为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其中。与此同时,雄鳝排出精液使之受精,受精卵借助泡沫浮力在水面孵化,水温20-28℃时,约7天左右鳝苗即破膜而出。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则有护卵习性。一直要守护到黄鳝苗孵出,其卵囊消失,并能自由觅食为止。雌鳝产卵完毕便离
黄鳝养殖之早春促进鳝鱼早开食措施早春气温较低,黄鳝不吃食,生长缓慢,如何做好早春饲养管理,让黄鳝早开食是提高养殖产量、增加收入的关键。根据早春低温少光的特点,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促进黄鳝早开食。一、注意保温早春温度较低,黄鳝极少出洞活动。人工养殖中需做好保温工作,使鳝池小环境温度提高,才能使黄鳝出洞觅食。如果鳝池面积不大,可用杂木
防治方法:1、消除池内的腐败有机物,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生石灰的浓度为100~150毫克/升,漂白粉为10~15毫克/升,7天后就可以黄鳝。2、放养、捕捞时,操作得当,避免鳝体受伤,黄鳝下池前用3%的食盐水或10毫克/升漂白粉浸洗3~10分钟;或用10毫克/升的高猛酸甲溶液浸洗鳝体5分钟左右。3、可用5%碘酒涂在患处,或用2%~3%食盐水浸泡黄鳝4~5分钟。4、用0.05%
黄鳝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及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是补益佳品。
①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②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③水泥池的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土池高,利于延长黄鳝的采食期,从而同期采食量更大,生长更快;④使用期长,一次建池,可使用十多年甚至几十年;⑤容易观察,捕捞等操作劳动强度小。①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②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③水泥池的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土池
一、黄鳝几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1、打印病:多发生在每年的5-9月份,病鳝体表出现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严重时体表腐烂成漏斗状。治疗方法:①更换池水后,每天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连续3天;②每1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1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2、水霉病:多发生在每年的早春和晚冬,在黄鳝受伤部位能见到棉絮状成丛生长的灰白色水霉菌丝。
(一)选好场地。模拟自然生态形式,在养殖池里种植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利于亲黄鳝产卵。(二)调好水质水位。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溪水或地下水,水的pH值应在6.2--7.8,水深20--30厘米。新挖的水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三)放养密度要适当。亲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150克的黄鳝作产卵亲鳝,雌雄亲鳝比例为1
一般人工养殖的商品黄鳝到春节前后销售,小黄鳝则在第二年继续养成。网箱中养殖的黄鳝在冬季冬眠时常有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多年的养殖实践进行总结,认为网箱黄鳝越冬死亡有多种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1.体质太差:由于黄鳝自身体质太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剧变和病害的抗逆力差而造成死亡。因此,从越冬前的秋季开始就必须
细菌性肠炎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肠管呈红色或紫红色,肠内无食,有黄色黏液。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淤血。发病规律:本病为草鱼、青鱼、罗非鱼、黄鳝、鳜鱼、大口鲶、
一般6年左右,极少数的活到10年。
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细菌性腐皮病、赤皮病、出血病、肠炎病、毛细线虫病、隐鞭虫病、萎瘪病、锥体虫病、棘头虫病、水蛭病等。黄鳝发病之初往往难以发觉,一旦发病症状明显,再进行治疗不但操作麻烦,而且会给养殖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故人工养殖黄鳝必须按“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在实际
1、每月投喂1-2个疗程的大蒜,用量: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大蒜头500克(捣烂)或大蒜素2克、食盐50克拌饲,分2次投喂,连投3天。2、每50平方米水面用蓖麻鲜叶或嫩枝150-200克,扎成数小捆,插于泥埂中让其自然腐烂,每次3-4天,连续2次。3、每100千克黄鳝用铁苋菜干品250克与水辣蓼干品250克混合加水煎煮2小时,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4、每50千克黄鳝用鲜
黄鳝不是雌雄同体,而是雌雄转换。小黄鳝都是雌性的,一旦长大,就变成雄性的了。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其时体长在35厘米以下;产卵后逐渐变为雄性;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雄性。
黄鳝鱼:1.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2.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3.含有的维生素A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黄鳝一
一、现场观察黄鳝往往体质瘦弱,体色发黑,活动缓慢,离穴独游;有的黄鳝在池中表现出不安,上窜下跳,急剧狂游或相互缠绕。这可能是有害物质引起的发狂病或肠道寄生虫病。二、体表检查及时捞出病、死鳝,依次从头部、嘴角、眼睛、体表、鳝尾等仔细观察。易看到一些大型病原体,如水霉;小型病原体,肉眼看不到,可根据表现病状来加以鉴别。如鳝体发青、发黑
近年来,利用常规渔塘种植莲藕养殖黄鳝,一般每亩可收鲜藕800~1000千克,产鲜鱼150~200千克,产商品黄鳝40~60千克。采用此法,池塘中的莲藕有利于黄鳝自然繁殖,黄鳝可除虫增肥、疏松土壤,提高莲藕产量。莲藕能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一、池塘准备。池塘面积2~5亩,平均水深1.2米,要求水源无污染,注、排
病原及诊断:由白皮极毛杆菌感染所致症状:此病常发生于幼鳝尾部,但在投喂营养价值较全,且投饵充足的黄鳝不易染此病.有萎缩趋势的黄鳝发病率为正常增重鳝发病率的6.8倍.这足以说明机体生理、生化平衡的重要性.此病多发生于5~8月之间,死亡率可达60%以上,一般一周左右发生死亡.病鳝尾部发白,病灶处无粘液,一抓即着,但其他表现正常.预防与治疗:①在满
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肛门红肿,正常黄鳝肛门颜色呈灰色,但发病黄鳝肛门的颜色从初期的淡红色发展到紫红色,此时肛门外翻,当肛门紫红和外翻时病情已相当严重,很快会死亡。二是鳃部出血,提起病鳝尾部,可见口内流出血水。三是头部伸出水面呼吸,头部发黑,腹部出现红斑,严重时腹部朝上。解剖病鳝,可见肠内无食物,肛门前2~5厘米长的腹腔内
鳝鱼饲养的办法很多,而河蚌养鳝法的技能要端有:一、鳝池构造鳝鱼饲养池共分两种构造方式:一种用砖砌成,石灰灰浆抹底,半天上式,长3.5米、宽1米、深0.3米,池壁上加繁难的“T”形防逃盖,池底放泥,种藕;另一种用砖砌成,石灰灰浆抹底,地上式,长1米、宽0.3米、深0.5米,池壁加“T”形防逃盖,池底无泥。二、放养密度正在水头好的状况下,每公顷水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