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气候适应性基本相同,适栽区域也几乎相同。由于荔枝色艳、果大、酸甜适中,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其商业栽培遍布全球亚热带适栽区。目前,全球荔枝总面积约75万公顷,年产量约250万吨,其中96%以上的荔枝产自亚洲。主产国包括中国、印度、越南、泰国、马达加斯加、孟加拉国、墨西哥、尼泊尔、澳大利亚等。
荔枝的施肥量以收获100千克果实计,每年施尿素3.2千克,过磷酸钙1.6千克,氯化钾2.3千克。折合纯量,氮1.47千克,磷0.35千克,钾1.38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4∶0.94。龙眼结果树施肥,全年分三个时期:①花前肥。在花芽分化期及开花前施用,氮、钾约占全年施用量的20%~25%,磷约占全年的25%~30%;②幼果肥。此次肥要适当增大钾比例,约占全年施用量的4
在果园管理上不能偏施氮肥,应该增施有机质水肥和磷钾肥。在谢花小果期使用2-3次全元素螯合态叶面肥+含腐植酸水溶肥。或是在幼果期喷2-3次硝酸铵钙+安融乐来防裂。
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荔枝、龙眼园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包括硼(B)、锌(Zn)、铁(Fe)、铜(Cu)、锰(Mn)。缺硼时,叶片喷施0.1%~0.2%硼砂溶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土壤施用硼砂也有效果,每株成龄树均匀施用硼砂0.10~0.25千克。缺锌时,可根外喷施0.1%~0.3%硫酸锌,通常在春季喷布,每隔10天喷1次,连喷数次。缺铁时,若土壤pH高,应增施有机肥,或与硫磺(
荔枝蛀虫不仅严重危害果实,同时也危害嫩茎、嫩叶、花穗。在稍期危害嫩茎、嫩叶,该虫以幼虫钻蛀嫩茎近顶端和幼叶中脉,被害嫩梢顶端枯死,被害叶片中脉变褐色,表皮破裂;在花期危害花穗,幼虫钻蛀花穗嫩茎近顶端,造成花穗干萎在果期危害果实,幼果膨大期蛀食果核,导致落果,果实发育至着色后,产卵在近果蒂部的龟裂片处,幼虫孵化后,直接从卵粒蛀入果实
荔枝,是南方特有的水果,也是很多人都喜爱的一种水果。荔枝施肥也是有技巧可循的,有机肥的施用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荔枝施肥需要知道的知识荔枝结果树的施肥在年周期中则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果实成熟采收前后至攻秋梢、培养结果母枝阶段,此阶段因挂果消耗较多养分,为保证尽快恢复树势,正常抽出秋梢,一般要求在采果前施一次速效性肥料,以后每抽
福建是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之一,荔枝栽培面积和产量排名全国第三。南部的漳州为主要产区,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品种以乌叶和兰竹为主。闽中福州市和闽东宁德市是中晚熟品种元红和陈紫的分布区。荔枝产期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产量占总产量的近80%,是我国的晚熟荔枝主产区。福建是我国第三大龙眼生产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福州、莆田、
1、施肥6-10月份是培养秋梢的时期,即营养生长期。秋梢作用是积累养分,供花芽分化、开会有高产。因此攻放秋梢应以施氮肥为主,结合施复合肥和有机肥。加快秋梢萌发、生长、促进秋俏伸长,增加枝条数量,让树势尽早恢复。施肥因放秋梢不同次数而不同。要放多次秋梢的树,应在采果前或采果后马上施肥,让秋梢早萌发;若只放一次梢的树,可采果后施少量肥。恢复
我国在生产规模上具有优势的荔枝、产区有:桂南、桂东和桂中,粤西、粤中和粤东,以及闽南沿海地区。这些区域属于南亚热带地区,无冻害,冬季具有能满足荔枝、龙眼花芽分化的冷凉低温,在正常管理情况下,开花结果好,产量稳定,果实品质好,能充分发挥其优良品种固有特性。这些地区也是我国最为集中的荔枝产区。
育苗期灌水多湿度大,病害尤重。高温、高湿条件。该病害潜育期仅5—6天即可发病。育苗期灌水多湿度大,病害尤重。此外,连作地块、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早春多雨、田间易积水、苗期光照不足、播种密度过大、通透性差、秋季雨天较多、雾多雾重、寒流来得早、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都能加重发病。
荔枝所含丰富的糖份具有补充能量,神疲等症状;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近年对糯米糍荔枝的防裂果有个新研究成果:鸡蛋壳粉的防裂果作用明显,尤其是鸡蛋壳粉喷施+土施处理,综合防效达65%以上,且对以9月中旬抽发末次秋梢作结果母枝所结果实的防效更明显,达到72.76%,鸡蛋壳粉防裂果成本低、取材容易、安全简便、无公害。
荔枝原产亚热带地区,但对低温不太敏感,能忍受较低温度;荔枝属非跃变型果实,但呼吸强度比苹果、香蕉、柑橘大1~4倍,荔枝外果皮松薄,表面覆盖层多孔,内果皮是一层比较疏松的薄壁组织,极易与果肉分离,这种特殊的结构使果肉中水分极易散失;荔枝果皮富含单宁物质,在30℃下荔枝果实中的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非常活跃,因此果皮极易发生褐变,导致果皮抗病
对植株喷洒1-2次细胞破裂素。在盛花期,对花少或没有花的枝梢在基部处剪除,留下的有花枝约占总枝数的40%以上,以让其从头抽出新枝,并通过对根际施入以氮素为主,磷、钾素共同的速效肥及腐熟有机质肥;对树冠多次喷洒优质叶面肥,以促新梢老熟后,其叶片所制造的有机养分向果实运送,促果实正常发育及膨大。别的,要注意通过对果穗的多次疏果(在芒种前完成
八月是荔枝、龙眼攻放秋梢的时期。近期高温干旱,严重地抑制了新梢的抽发,特别是缺乏管理或植地条件差的果园营养生长会受到影响,刚采收的龙眼新梢抽发会受到影响。1、早熟品种注意末次秋梢的生长。①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发的新梢,是适时的秋梢,能在9月中旬老熟,十分利于花芽分化。这类梢注意喷药保护,适当追施叶面肥,如农用核苷酸等。②8月中旬以后抽发
答:这是荔枝感染了酸腐病,这种病害主要为害成熟果实,在荔枝果实开始转色后,需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1500倍4.5%氯氰菊酯、700倍克露(72%霜脲·锰锌)混合液,均匀喷施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杀死荔枝酸腐病的病菌。在采收前7-10天,应喷施一次800倍75%抑霉唑水溶液,以防止在贮藏保鲜过程中果实感染酸腐病。
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在表面形成黑色霉层。病树长势衰弱,叶片卷曲脱落,花少果小。果实着色不好品质差。
1、种植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和光合作用,造成多年不结果。可通过逐年圈枝和重修剪,促进荔枝开花结果。2、植株的营养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应合理施肥,重施稳果肥和壮果肥。3、盛花期遇低温阴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荔枝、龙眼的授粉。因此阴雨天应及时摇落花穗上的水,防止沤花烂花;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淋(灌)水和树冠喷水;并做好果园放蜂
有效防控措施为:①冬季进行人工清园,修剪病虫枝等,集中销毁,以减少越冬虫源。②在成虫羽化高峰期于果园边缘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在荔枝刚刚抽梢的时候,人工释放赤眼蜂1~3次,密度为1000~2000头/亩,间隔期为3天。④在尺蠖低龄幼虫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为Bt制剂800倍液、15%科绿乳油1000~15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乳油2000~2500倍液、1.8%阿维
北方温室能种植荔枝,但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