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马铃薯

沙性土的土壤结构性差,水分蒸发量大,同时保水、保肥力差,因此,应多施有机肥,以改善沙土的结构。种植马铃薯时,春季土壤温度回升快,可适时早播种;在无水浇条件时,应进行平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宜垄作,因为垄作时,土壤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大,增加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沙土种植马铃薯,利于中耕作业和收获,即使降雨,雨过天晴,可立即收获,且

1、贮藏期薯块的生理变化较大。马铃薯贮藏期要经过后熟期、休眠期,萌发期三个阶段,会发生一系列由高活性向低活性、再向高活性的生理反应变化,因此,贮藏前要注意剔除损伤的薯块和杂质,严格剔除病薯、伤薯和虫咬的块茎,防止贮藏后发病。袋装贮藏的马铃薯不宜装得太满。2、影响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热、通风条件、光、气体和化学物质。

马铃薯是“忌氯作物”?

忌氯作物主要是:马铃薯、白菜、辣椒、莴笋、苋菜、苹果、葡萄、西瓜等,这些作物通常称为忌氯作物。

马铃薯块茎储存一般都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方式?块茎贮藏最适宜的温度为1~4℃,超过5℃块茎发芽

前茬为豆类较好,一般来说,不是重茬都可以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

马铃薯苗期管理关键技术?

马铃薯苗期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全苗,促壮苗,力争在大旱之年搭好丰产架子。1.及时培土保全苗马铃薯田块土壤大部分为黄壤土,土壤颗粒大,持水力差,土壤水分蒸发快。目前干土层为10-15cm,而马铃薯种薯大小就达10cm左右,出苗后会极易受旱灾影响。对这类苗,出苗期要及时进行浅中耕培土,加厚覆盖土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缓水分蒸发速度,延长幼苗存活时间,

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褐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茎腐病、马铃薯疮痂病等。

马铃薯种薯经长期在冷凉的窖中贮藏,薯内的生理机能因低温抑制而不活泼,仍处于被迫休眠状态,如出窖后马上切芽播种,不仅会出现出苗不齐、不全、不健壮的现象,而且出苗缓慢,有的芽块要在土里埋40-50天才出苗,甚至有的芽块还会烂掉,造成缺苗。所以就要对种薯进行处理,促进生理活化,以利提早出苗。1、晒种:播前晾晒种薯2-3天,挑出病、烂、杂薯,并进行

马铃薯不能施用过多的含氯肥料,当期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它可使产品淀粉和糖的含量下降,影响产量和质量,严重的还会使作物出现死亡。

马铃薯(土豆)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除过粘、过酸、过碱的土壤外,都可种植。但以耕作层深厚、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砂质壤土为最适。马铃薯(土豆)种植在硫松的土壤中,发芽早,出苗快而整齐,以后生长迅速,结薯早,薯形整齐,外表光洁,淀粉含量高,不论作为食用或种用,质量均佳。砂性过强的土壤中种植,植株易衰老,产量不高,但是干物

如何确定马铃薯播期?

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原则上应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于月平均温度15-25℃的条件下。春马铃薯大致在2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合理的种植密度通常是根据叶面积指数确定的,马铃薯合理的叶片积指数是3.5~4.0。叶面积大小主要受种植密度决定,密度越大叶面积越大,反之,密度越小叶面积也越小。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由于植株较矮,生长期又短,叶面积相对小,因此,早熟品种宜密植;晚熟品种植株高大,生长期长,种植密度宜稀;肥沃土地养分供应力强,植株高大,叶面积相对较大,种植密

加强种子杀菌消毒;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土壤要深翻,充分晒垡和冻垡,棚室要进行高温闷棚,同时补充生物菌。

一、防治指标:调查100棵马铃薯,有30头成虫,或每100棵有卵100粒,就必须进行药剂防治。二、防治时期:在越冬成虫出现盛期和产卵初期,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并要进行连续防治。三、具体使用药剂和用量:要选择能杀死成虫、幼虫和卵的农药。可以使用有效成分为40%的辛硫磷,每667平方米75至100毫升,加水50升;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菊酯或拟菊

马铃薯现蕾期管理要点 ?

马铃薯现蕾期管理要点马铃薯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马铃薯田间细节上的管理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如现蕾期,这是地上地下部分开始同步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马铃薯需肥需水最多,加强现蕾期田间管理,是获得马铃薯丰产的关键措施。其措施要注意几个方面:1、及时中耕马铃薯现蕾后,一定要加强中耕,进行浅锄土,随中耕实行高培土,培土高达15~20厘米。2、适当

马铃薯缺磷,植株矮小,僵直,暗绿,叶片上卷。

至少放三个温度计。马铃薯下窖之前需对马铃薯进行一段时间的假藏。作为食用的马铃薯一定要注意避光,而作为薯种的可适当接受一些散射光以提高抗病性。贮藏初期的11月,以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最适温度应在4℃;贮藏中期的12月到次年2月,薯块已进入完全休眠状态,易受冻害,这一阶段应防冻保暖,温度控制在1℃-3℃;贮藏末期的3-4月,气温转暖,窖温升高,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有利于稻草还田,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生产绿色(安全)食品。并且因改变传统栽培方法,省去了费工费力的翻耕整地、挖穴下种、中耕除草和挖薯等诸多工序,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是一项提高产量与效益的实用轻型栽培技术。一般每667平方米鲜薯产量可达150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