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倒茬,因为马铃薯疮痂病和马铃薯软腐病的病菌,会随病株残体留在田间,马铃薯青枯病和马铃薯黑胫病的病菌,在土壤里能存活,土壤是它的传播途径,连作会加剧这些病害的传播和蔓延。连作田发病率显著高于连茬的地块,如连作8年的马铃薯,其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为96.6%,接种一茬萝卜后再种马铃薯时,则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显
症状植株缺硼时,生长缓慢,主茎和侧芽的生长点坏死,侧芽生长迅速,节间缩短,全株呈矮丛状,主茎基部有褐色斑点出现,分枝多,植株呈丛生状,叶片变厚且上卷,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转,叶片内积累大量淀粉,类似卷叶病毒病;根尖顶端萎缩,根短且粗,褐色,根尖易死亡,支根增多,根系不能向深层发展,抗旱能力下降。块茎小,近匍匐茎端处薯皮变褐或产生裂缝,
马铃薯吸收量最多的矿物质养分为钾、氮、磷,其次是少量的钙、镁、硫微量的铁、硼、锌、锰、铜、钼、钠等。各个生长时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不同,幼苗期很少,分别占总量的19%、17.5%、17%;发棵期需求量猛增,分别占总量的56%、485%、49%,主要分配茎叶,占67%,其次是块茎占33%;结薯期需求量分别占总量的25%、34%、34%,以块茎为主,占72%,而茎叶占28
在水田,旱地中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播。而且一年当中病菌可重复多次传播和侵染造成病害流行。4月上中旬连续梅雨,使田间土壤含水量高,雨止转晴,气温急剧升高是该病蔓延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另外,线虫、地老虎等伤根害虫多的地块容易发病。常年连作地块的比经常轮作时地块发病重,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重
种植马铃薯尽量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不要在涝洼地上种植;在雨水较多的地方,采取高垄种植的方法,并在播种时留好排水沟;在干旱地区,要逐步增设浇水设施,修井开渠和购置灌溉机械等,以保证在马铃薯需水时进行浇灌。轻质壤土和砂壤土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粘重的土壤,可以用高垄栽培的方法,垄大一些,注直排水,在中耕,培土、除草时要掌握住墒情,及时
常用土壤处理除草剂:①都尔,通用名异丙甲草胺,使用剂量为72%都尔乳油0.1~0.23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1/15公顷。,与赛克等阔叶草除草剂混用,可以扩大杀草谱。②禾耐斯,通用名乙草胺,常用剂量为50%乙草胺乳油0.15~0.2升/亩,90%乙草胺乳油0.09~0.12升/亩。③普乐宝,通用名异丙草胺,用量为72%普乐宝乳油0.1~0.23升/亩。④氟特力,通用名氟乐灵,
用稻草或麦草等覆盖畦面,以降低土温,及时灌水,促进发芽.
马铃薯如何进行循环切芽快繁?(1)晒种催芽:在晚霜结束前60天开始,方法同前。把种薯上的幼芽晒到由黄绿色变成紫绿色即可以了。(2)建造阳畦:在种薯催芽的同时,选择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田畦,按每75千克种薯,建长5米、宽1.3米、深0.7米的育苗阳畦1个。另建同样大小的假植冷床1个,深度为0.3米。育苗阳畦底下铺20~30厘米厚的生马粪或羊粪,灌水使
马铃薯属于喜钾作物,南方土壤多缺钾,应适当增施钾肥。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要吸收氮3.5-5.5公斤,磷2.0-2.2公斤,钾10.6-12.o公斤。对亩产1500-2000公斤的马铃薯,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配施尿素6-10公斤,过磷酸钙25-4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追肥宜选择在块茎形成期,也就是植株顶端现蕾时,亩追尿素5-6公斤。总之,种马铃薯和其他作物一样
发棵阶段的管理也应以促为主,促地上带地下。在抓紧中耕松土的同时,逐渐加厚培土,消灭杂草,促进土壤内空气通透。一般可中耕2-3次。此阶段植株需水较多,干旱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因此,应适当灌水,每7-10天浇1水。缺肥时,可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
一是营养价值高。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淀粉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花青素和多酚类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其花青素含量达到或接近价格昂贵的蓝莓水平,其抗氧化活性物质每100克中含有1000-1700毫克,是一般品种的5-10倍。二是产量高。这三个新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一般亩产2000公斤,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亩产可以达到4000公斤以上
各地抗病的农家品种有滑石板、老林洋芋、阿斯、河坝洋芋、黄麻子、小叶子、小白梨、大白花、大山包红皮、广灵里外黄、水城转心红、龙山白皮、威28、岷县15、炉霍红洋芋、元叶青、倮波书波、靖县洋芋子等。
马铃薯被认为是一种土壤洁净作物,非常适合作为禾本科作物的前茬。另外,马铃薯叶冠覆盖面积较大,不利于田间杂草生长,而且马铃薯收获时将土壤耕翻可将杂草连根杀死。但是,有多种病害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传播,连作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在安排轮作时应首先避免有相同土传病害的作物连作。在作物轮作中,马铃薯应每隔4年种植一次,最好5~6年。茄科作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可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6个时期。①休眠期: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的条件下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为休眠。在生产上从茎叶衰败后收获时看作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从块茎成熟收获到芽眼开始萌发幼芽的天数计算。休眠期的长短由品种特性和贮藏的温度决定。②发芽期:从种薯
马铃薯吸收量最多的矿物质养分为钾、氮、磷,其次是少量的钙、镁、硫微量的铁、硼、锌、锰、铜、钼、钠等。各个生长时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不同,幼苗期很少,分别占总量的19%、17.5%、17%;发棵期需求量猛增,分别占总量的56%、48.5%、49%,主要分配茎叶,占67%,其次是块茎占33%;结薯期需求量分别占总量的25%、34%、34%,以块茎为主,占72%,而茎叶占28%
马铃薯被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或称环腐棒杆菌(属细菌)侵染所致。适宜的发病条件有利于发病。发病条件是:最适pH6.8~8.4。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切薯块时,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影响环腐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病害发展最适土壤温度为19~23℃,超过31℃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于16℃症状出现推迟。一般来说,温暖干燥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展。贮藏
1、主要虫害瓢虫:成虫或幼虫将叶片吃成穿孔状或仅留叶脉,严重受害时叶片干枯,全株死亡。喷药防治时应掌握在成虫迁徙或幼虫孵化初期进行。可用50%敌百虫800倍液、2.5%亚胺硫酸乳剂300~400倍液进行杀虫防治。地老虎:危害马铃薯的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当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靠近地面的茎经常被幼虫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现象,结薯期又
1、选用脱毒良种选用脱毒良种进行种植,是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基础和保证。脱毒薯出苗早,生长健壮,叶肥浓绿,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比未脱毒的种薯增产50%以上。若要早熟,可选用早大白、东农303等;既早熟又高产,可选鲁引1号,津引8号等品种。2、备种拱棚生产马铃薯集约栽培,播种密度高,用种量大,每667平方米用种150公斤左右,从东北调运来的种薯可在10――
弊端:1.稻草用量过大,每亩需3亩以上的稻草用量,增加生产成本;②出苗管理难度大,盖草太厚不利于出苗,太薄则水分易蒸发,造成种薯失水;③绿薯率高,在生育后期稻草腐烂后,极易被晒干刮跑,薯块外露转绿。因此,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经过技术改良。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马铃薯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作物。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