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怕高温,过早播种易发生毒素病,不利于全苗;过迟播种生长后期易受霜冻危害,产量不高。

优良品种的选用首先要考虑品种的成熟期,其次要考虑品种的专用性和用途。总体说来,北方一作区应当根据无霜期的长短,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为主,要求品种具有较长的休眠期、较好的贮藏性、较强的抗逆性和良好的丰产性。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马铃薯生育期较短,一般以早熟、鲜食型品种为主。优良马铃薯品种的选用首先要考虑品种的成熟期,适应

由于青枯病传染传播途径广泛,影响发生为害的环境比较复杂,化学防治难以实施,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措施。①采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种薯繁殖生产体系;②实行轮作,土壤是青枯病的重要传染来源,因此应实行马铃薯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效果好;③合理间套作,西南山区是青枯病为害最重的地区之一,该区有马铃薯、玉米套作的习惯,科学的套作方

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青枯病的最佳方法;2.选用无病种薯;3.在病穴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也可以在拔除病穴撒施生石灰,以防止土壤病菌扩散。⑴选用无病品种,选用健康小整薯播种能提高抗病性。带病种薯是青枯菌远距离传播的途径,病薯栽下后随着温湿度适宜而发病。块茎上的青枯菌可随雨水、灌溉水进入土壤中并长期存活,导致下季马铃薯受侵染,因此要

管理的中心是壮苗稳长。出苗后早管理、早中耕、早施肥、早浇水,促早发棵,加强水肥管理,以水促肥,对底肥施用不足的地块,可酌情补施速效肥料,宜早施、少施。注意防治病虫害。土壤不旱不浇,结合进行浅中耕。结薯期的管理重点是防止茎叶早衰,延长茎叶功能期,同时调节温度,促进块茎形成和膨大。保证垄面始终呈湿润状态,确保水分供应。但浇水要防止大水

1.对种薯进行检疫,选用抗病品种。2.施用净腐熟粪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3.不要用病薯及其制成的薯干、病秧做饲料,防止茎线虫通过牲畜消化道进入粪肥传播。4.进行轮作换茬,提倡与烟草、水稻、棉花、高粱等作物轮作。5.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薯。6.药剂防治,播种时进行土壤消毒可用10%苯线磷颗粒剂,每亩穴施5

马铃薯什么时侯收获好?

马铃薯成熟的标志是,植株大部分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与薯块脱离,块茎表皮形成较厚的木栓层,块茎停止增重,即可收获。在城市郊区作为蔬菜栽培时,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品质熟性分期收获,当达到商品成熟期--块茎达75克以上即可收获。晴天整个夜晚,及每天的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收获。同时,对于已经收获而当天不能包装的马铃薯以及已经包装好而不能及时运

其中哪些品种适合生产薯片?目前在我省各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862、8538、金冠等。

淀粉是食用马铃薯的主要能量来源。-一般早熟种马铃薯含有11%~14%的淀粉,中晚熟种含有14%~20%的淀粉,高淀粉品种的块茎可达25%以上。

用腐熟厩肥拌火土灰或煤灰、草木灰在播种时直接放在种薯上作基肥。或用复合肥代替,将肥料放在两株种薯中间,也可放在种薯旁边相隔5厘米以上距离处,防止烂种。

彩色马铃薯有哪些品种?

适宜山西地区种植有哪些品种?比较常见的是黑美人、紫罗兰、底西芮、青薯168、中薯6号、滇马铃薯2号、滇马铃薯4号、诺兰等。

发病初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络氨铜水剂、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琥胶肥酸铜悬浮液、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或苯醚甲环唑微乳剂等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首先,尽量从科研单位引种。科研单位保存的材料比较丰富,并有比较系统的评价资料,可根据生产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品种。其次,不要从病区引种。病虫害均可随种薯种苗传播,一旦引入根治比较困难。再者,除特殊需要一般不要引种水分含量大的品种。含水多的品种一般鲜产较高,具有较大的欺骗性,其实用价值不大。最后,要注意品种的适应性。马铃薯品种对土质、栽

1、抗病毒性的退化利用小整薯留种可以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病的机会,使田间发生病毒病退化株率和退化指数明显降低。同时由于幼嫩小整薯生活力强,也是抗退化的另一方面,因此,相应退化轻。2、抗细菌性病害马铃薯块茎营养丰富,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基。很多病菌都很容易在它上面寄生,如环腐病、黑胫病等。这些病菌随着切刀和切口接触传染、发展、蔓延,给马铃薯

马铃薯立枯病的防治技术

马铃薯立枯病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又称为黑痣病黑色粗皮病和茎溃疡病。是一种发生严重的土传病害。马铃薯幼芽受害最为严重,在芽上产生黑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使组织坏死。幼根、根毛和甸茎受害,也表现为黑褐色的病斑组织坏死。茎部受害,可伤及导管系统,造成植株萎蔫,最后植株死亡。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故称为立枯病。块茎受伤会出现

马铃薯变性淀粉是什么?

变性淀粉是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方法改变原淀粉性能的一种淀粉。

下部老叶先发病,产生褐色、凹陷的小斑点,与健部分界明显,周围有细窄的黄色圈,后扩大成椭圆形病斑,大小3~4mm,有清晰的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生黑褐色霉层。茎、叶柄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褐色,线条形,稍凹陷,扩大后呈灰褐色长椭圆形斑,有轮纹。严重时,茎、叶枯死。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明显,皮下呈浅褐色

马铃薯病害防治技术?

一、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大斑。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该病易发生流行。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防治,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作物抗病力;②、发病初期用科能600-800倍、灭菌宝500-800倍、锌而浦500-800倍、细星500倍、施疫安600-800倍喷

1.要在温度0度左右进行储存。2.通风干燥处。在马铃薯薯块中放置适量的青苹果可延缓马铃薯发芽。

马铃薯种植常病害有哪些?

马铃薯是一种易受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危害的作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癌肿病、粉痂病、干腐病、黑痣病和萎蔫病等。细菌性病害有: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和软腐病、疮痂病。病毒性病害有:卷叶病毒(PLRV)、重花叶病毒(PVY)、普通花叶病毒(PVX)、潜隐花叶病毒(PVS)、轻花叶病毒(PVA)、副皱缩花叶病毒(PVM)、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