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间苗间苗对机械条播或大型扣种手摅豆尤为重要,间苗后幼苗分布均匀合理,及时防止苗欺苗现象,可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消耗,使幼苗发育均衡健壮,从而提高大豆产量。间苗一般大豆幼苗期两片对单叶平展、有复叶出现时期进行。间苗时要拨除病苗、弱苗和杂苗。中耕除草一般要求做到三铲三镗。具体时间:第一遍在6月1日左右,第二遍在6月20日左右,第三遍在6月
1.豆类锈病(1)症状植株各部位均可发病,初为小黄白点,后变黄褐色有晕圈,病斑扩大后表皮破裂散出红锈褐色粉末。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叶片大量枯死。(2)药剂防治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天左右一遍,连喷3次。2.豌豆白粉病(1)症状初为淡黄色小点,扩大后成不规则白粉状霉斑,后期病斑上散发黑色小点。(2)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大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大豆主产区是东北三省(当然以黑龙江领先)。
1、选用适宜的品种。菜用大豆又称毛豆。它有早毛豆、半夏豆、夏毛豆之分,品种很多,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菜用大豆品种,选择适宜的季节种植,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2、适时播种。早毛豆播种宜早不宜迟;夏播毛豆不宜太早,一般应在6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播种太早产量低。3、合理密植。一般籽粒小的品种可适当密植,籽粒较大的品种应稀植。4、合理施肥。一般基肥施三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用药喷雾防治1~2次。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高产良种。(2)播前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拌种或72%克露可湿粉,或69%安克锰锌可湿粉拌种)。(3)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改善株间通透性,增强植株
培育壮苗(一)种子的选择在我区栽培状元豆已有十多年历史了,因大都采用自繁种子,种性出现了退化现象。因此必须进行品种的提纯复壮,采用异地育种的办法,进行留种,留种时要选择其籽粒饱满,花纹清晰,每荚有3~4粒的优良豆荚作为第二年的栽培种。(二)适时播种状元豆属一年生蔓性豆科作物,一般从2月底至4月中下旬均可播种。适时早播,可增加花期次数,多
只要不是特别晚熟的品种,一般来说是可以的。
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北部高原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东部5月上中旬播种,西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西北地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北部
大豆收获后要科学贮藏,贮藏前必须充分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至12%左右时,才能入库。贮藏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2~l0℃环境中最好。
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1)品种: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用较大的密度。(2)肥水条件:试验表明:土壤肥
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茎和秸秆上越冬,成虫早晚最活跃。在中国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且世代重叠。广西年发生13代以上,福建7代,浙江6代,黄淮流域4至5代。一般以蛹和少量幼虫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上越冬。华南部分地区全年均见为害。越冬蛹于4月上旬开始羽化,部分蛹可延迟到6月初羽化。越冬蛹成活率低,因此第1代幼虫基本不造成为害。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
危害症状大豆病毒病多表现系统性症状,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叶片、花器、豆荚均可受害。幼苗受害,植株矮缩,新生叶片偏小,皱缩,甚至死亡。成株期,植株叶片受害常表现4种症状: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通常后期病株或抗病品种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斑驳,对光观察尤为明显。重花叶型: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泡状凸起,叶缘下卷,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深紫褐色,后中部变灰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大小不等,直径3~10mm,个别较大。
1、适时栽插水稻适时栽插很重要,它与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适时栽插要根据气温、苗情、茬口、劳力等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适时早栽的优点是有利于增穗增产,春夏之交前早插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低,主茎基部由于受低温刺激能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同时有效分蘖期时间较长,有效分蘖多,可确保达到目标穗数。另外由于早插秧,分蘖出
一、查苗补种。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确保苗全苗匀。二、消灭苗期病虫害。常见苗期病虫有土蝗、飞虱、地下害虫、叶锈病等,一旦发现及时防治。三、压倒针。小麦进入三叶期以后,种子胚乳中的养分耗尽,幼苗要依靠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促根增蘖的
防治方法:①精选种子,汰除病粒;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大豆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③在发病的年份喷药防治,药剂有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天后再喷1次。(1)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收获后及时耕翻。(3)适时播种,及时收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引入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平作密植的同时,就注意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嫁接,进行了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于1995年确定为省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省内的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在巴彦、海伦、讷河等6个县、市、
小豆自播种出苗至收获贮藏,病虫害较多,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豆荚螟、食心虫、蓟马、豆象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等。小豆病害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药剂防治是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50%苯来特1000倍液、25%三唑酮2000倍液,或75%百菌
该药在小麦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都可以使用,一般每亩用制剂125~150克。绿麦隆、异丙隆兼有土壤封闭和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的作用,可以防除3叶期之前的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绿麦隆是植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抑制剂,可通过杂草根系吸收,并有叶面触杀作用,对多种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有效,药效受气温、土壤湿度、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干旱及气温在10℃以下不利于
大豆施肥的认识误区大豆是豆科植物,根系中着生根瘤,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人们错误认为,种植大豆可以不施氮肥,而且认为大豆是养地作物。研究证明,大豆植株所固定的氮素远远满足不了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求,需要适当补充氮肥才能满足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要。由于收获的大豆籽粒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会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营养成分,因此,大豆是养地作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