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表皮细胞含有一种氧化酵素。平日里,它被细胞膜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与空气接触,然而一且碰伤或受冻,细胞膜破裂,氧化酵素就流出来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生成一种黑色的化合物,也就是“丑陋”的黑斑。当香蕉平放时,整个重量都压在接触面上,此处承受的压力变大,很可能把这个接触面表皮细胞的一些细胞膜压破,导致里面的氧化酵素流出来,
香蕉根结线虫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根结线虫病,必须严格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着重抓好农业、物理防治措施,配合化学及生物防治,才能有效地预防其危害。
炭疽病是香蕉产区的常发病,也是全世界香蕉产区最重要的采后病害,在黄熟果皮上诜出现梅花点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成深褐色块斑,致全果变黑腐烂,果柄发病时,引起蕉指脱落。叶片被害,病斑初期不明显,后期则呈不规则长条形,中央灰色,上生许多小黑点。镅茎被害,顶端发黑,严重者茎腐。若开花不久被病菌侵入,小果端部变黑腐烂。病原菌为香蕉炭疽菌。田间
香蕉采收后有一个后熟的过程,所以通常不能等到香蕉黄熟才采收。准确地说,判别香蕉采收的标准应称为饱满度,一般误称为成熟度。不同的季节和运输距离,香蕉的饱满度也有所区别。在高温季节采收并用于远距离运销的香蕉,其饱满度以7.5~8.0度为宜。如在低温季节或贮运期短,香蕉的采收饱满度以8.0~8.5度为宜。一般来说,香蕉的饱满度越高,采后越容易成熟,
蕉果发育时是需要连续足够养分支持的。发起在根际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对树冠喷洒芸苔素内酯,并插手磷酸二氢钾,每隔15天喷1次,以促进根系对养分的接收。
香蕉种苗培育有哪些方法?蕉除了杂交育种必须采用种子繁殖外,在生产上过去都是以吸芽分株法或球茎切块法繁殖种苗。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除用吸芽分株法外,主要是用组织培养法进行快速繁殖。
在正常情况下,一株香蕉结果多为10梳以下,少的也有7~8梳。果穗数果实数的多少,因品种、树体营养、植株生长势以及开花结果季节不同而异。若果穗的梳数和每梳果实数过多,会影响果实的增长增粗,果梳大小也不均匀。为提高香蕉果实商品等级,使果穗上下大小较一致,对结果多的蕉株应适当疏果。疏果多少应依不同季节、叶数以及果实发育等情况决定选留梳数。一般
绿色覆盖种植模式是从农田微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角度提出的。在香蕉生长期间甚至休耕期间,于香蕉株行间空闲地种植速生绿肥,增加地面覆盖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既保水保土,减少水肥流失,又可利用中耕翻地压青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充分发挥绿肥作物固氮、保水保肥、改良土壤的作用。同时,由于绿肥生长迅速,叶面鲜嫩,能够吸引害虫,从而降低了香
香蕉是热带果树,我国大多数香蕉产区地处南亚热带,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温天气影响香蕉生长。香蕉的抗寒力较差的树种,当温度降至5℃时,蕉叶便出现冻害现象;气温降至2℃时,蕉叶严重冻害,低温持续越长,受害越严重;当气温降至0℃时,则植株地上部冻死,整片蕉园被毁,造成重大损失。香蕉各类、品种不同,其耐寒力也有不同,通常大蕉耐寒力较强,其次是粉
一、果穗套袋去年未能收获的香蕉,尤其是刚断蕾不久表皮未转绿的香蕉,要及时套上香蕉专用防寒薄膜袋(有条件的最好用无纺布蓝色双层套袋)。套袋前先喷果蔬保健透明衣500倍液,可起到液膜套袋作用,还可防果锈病,防裂果,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降低残毒提高品质。套袋时先垫上旧报纸、草纸,这样可提高套袋内保温能力,防止薄膜直接接触蕉果,以利蕉果正常
香蕉主要作用?xml:namespace>1、食疗作用:香蕉果实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叶含少量鞣质及纤维素11.55%。适宜发热、口干烦渴、喉癌、大便干燥难解、痔疮、肛裂、大便带血、癌症病人及放疗、化疗后食用;适宜上消化道溃疡、肺结核、顽固性
正确的采收要求适时、无伤采收,即根据贮藏期长短或运输的远近,正确掌握采收饱满度。采收时两人一组,一人先用刀把假茎斜割一刀放倒蕉株,另一人肩披软垫托住缓慢倒下的果穗,前一人再砍断蕉轴,托蕉人将果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垫订或软垫物上或索道上,再运到包装加工场进行落梳包装。在没有机动运输的地方,可以人挑两果穗。并移挂于钓勾上落梳,目的是使蕉
香蕉周年均可种植,但多数香蕉产区以春植和秋植。春植在立春到清明之间进行,如果要求定植后能及早收蕉,春植时间不宜太迟,应在2~3月选用袋装组织培养大苗或大褛衣芽种植,这时气温开始回升,雨水渐多,定植后成活率高,速生快长,在风调雨顺和良好的肥水管理下,当年8~9月可抽蕾,次年立春前后可以采收。但在冬季温度较低地区,春植不宜过早,以免遇上寒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引起。在我省主要分布1号和4号小种,1号小种主要为害粉蕉,4号小种为害粉蕉和香蕉。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达数年之久,一般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格限制蕉苗和马尼拉麻苗及其所附带的土壤由病区输入。2.选栽无病种苗和抗病品种为确保蕉园无枯萎
香蕉贮藏运输最适温度为12~15℃,在此温度下香蕉的各种生理活动最弱,乙烯气体不容易产生,有利于香蕉的贮藏和保鲜。温度低于11℃时香蕉果实会受冻害,使果皮变褐,催熟时不能转为黄色,果肉的淀粉不能正常转换为糖,不产生香味。严重时果实变褐变硬,细胞失去活性,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温度太高时呼吸作用增强,各种生理反应速度加快,果实病菌也相对活跃,
如何控制香蕉组培苗生产过程中的变异现象?香蕉组培苗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变异。组培苗发生变异与培养材料、增殖代数,增殖系数和培养基激素浓度等因素有关,其主要发生在组培生产过程中的继代增殖环节。在正常情况下,用茎尖作培养材料,变异率就低,而用花蕾、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再进行促细胞分化出丛芽的方法,其变异率就高。香蕉增殖芽培养代数越多,变异率
香蕉的施肥技术香蕉施肥必须贯彻勤施薄施、重点时期重施的原则。在种植前,在种植穴内施高氮高钾复合肥(20-5-20)或者通用型复合肥作为基肥,每亩施用40-50公斤(15-15-15加大到60公斤)。同时每亩可以施用3000-4000公斤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定植后7-10天,在叶片滴水线开环状浅沟,每亩追施高氮高钾型复合肥(20-5-20)10-15公斤。定植后1个月开环状浅沟,每
香蕉受酸害影响后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会发黑腐烂,叶片也会受害发生黄化枯死,对香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酸性土壤为根结线虫提供了适宜生长环境,线虫会破坏香蕉根系,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也容易感染其他病原菌。酸化土壤还会增加香蕉枯萎病的感染概率,只要发病便无药可救,被称为香蕉的癌症。经过试验验证,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针对蕉园土
香蕉心腐病属全株性病害。病株叶片出现褪绿黄色条纹,呈典型花叶斑驳状,尤以近顶部1—2片叶最明显,叶脉稍肿凸。花器受害呈现斑驳症状。假茎内侧初现黄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大并连合成黑褐色坏死条纹或斑块。早发病幼株矮缩甚至死亡;成株感病则生长较弱,多不能结果,即使结实也难长成正常蕉果。当病害进一步发展时,心叶和假茎内的部分组织出现水渍状病区
估计是受到了线虫的危害。发病原因是线虫首先为害香蕉根部,使受害植株根毛形成肿瘤,根表腐烂。香蕉遭受线虫危害时,地上部分表现为叶片抽生缓慢,叶间距缩短,植株矮化,一般只有最上部的2-3张叶片呈绿色,其余都褪绿变黄,还容易诱发较严重的叶斑病。抽蕾的植株,老叶如烧焦状萎蔫,严重时果穗不能正常下弯,果实瘦小、干瘪僵硬。香蕉植株患线虫病后,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