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镇压、化控、中耕等手段控旺。镇压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小麦喷施化学调控剂,要在气温回升到日平均温度5℃以上,于10时至下午4时前可喷施化学调节剂。对于群体较大的旺长田块可以进行深锄断根,可在小麦返青后利用气温回升的间隙,于中午土壤化冻之后及时划锄。采取措施控制旺长,有利于防止小麦早春冻害和减轻后期倒伏。可以通过镇压、化控、中耕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
1、对症用药根据麦田杂草类型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任何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防阔叶的,有防禾本科的,也有禾本科、阔叶兼防的。但一种除草剂不可能有效地防治田间所有杂草,所以除草剂选用不当防治效果就不会很好,要根据田块主要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禾本科杂草使用异丙隆,对硬草、看麦娘、蜡烛草、早熟禾均有较好防效。同是麦田禾本科杂草苗后
小麦是需磷较多的作物,科学施用磷肥是提高磷肥肥效、降低施肥成本、促进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发酵后施用有机肥富含有机质、磷酸和多种有机弱酸,能使不溶性的磷素变成可溶性磷素。同时,有机肥与磷肥混合后,可大大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从而减轻了土壤对磷素的固定。所以通过与有机肥堆沤发酵后施用,不但能使磷肥的利用率大
一般情况下,各类麦田适宜的基本苗为:精播高产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8万~10万,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0万~12万。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4万~18万。晚茬麦每亩25万~30万。独秆麦每亩40万~45万。稻茬麦每亩20万~25万。凡地力水平高、水肥条件好的取下限,反之取上限。播种量的计算公式为:播种量(公斤/公顷)=基本苗(万/公顷)×千粒重(克)÷100×发芽率×田间
小麦品质主要是指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形态品质包括籽粒形状、籽粒整齐度、腹沟深浅、千粒重、容重、病虫粒率、粒色和胚乳质地(角质率、硬度)等。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核酸、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和质量。其中蛋白质又可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淀粉又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加工品质可分为制粉品质和食品品质
1、杀菌剂拌种:(1)小麦黑穗病发生地块,用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有效成份)拌种,堆闷6小时;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药量拌种,或用3%的苯醚甲环唑(敌委丹)20-30克,或2.5%咯菌腈(适乐时)15-20克,对水100毫升,拌麦种10公斤,堆闷3小时,可有效控制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白
小麦冬季田间一次降雪2毫米以上才是有效降雪.
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全蚀病菌在土壤中竞争生存力很弱,受以下条件影响,土壤pH值在7以上时,pH值愈高病愈重,pH7以下病害严重度开始下降,pH5以下,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全蚀病菌在土壤中竞争生存力很弱,受以下条件影响,土壤pH值在7以上时,pH值愈高病愈重,pH7以下病害严重度开始下降,pH5以下,对病菌有抑制作用。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搞好田间水利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是预防干旱、雨涝、盐碱等导致小麦早衰的根本途径。2、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不断培肥地力,同时结合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是保证小麦稳健生长、防止早衰的物质基础。3、合理运筹肥水,促苗早发,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同时控制春季无效分蘖,
小麦“冬水前移”技术的意义有哪些?请教了!1、早浇可踏实土壤“冬水前移”及早浇麦,踏实了土壤,从而是麦根土壤接触密切,并解决了麦田透风跑商的问题,有利于麦苗冬前生长。2、防止冬季干旱,措施很客观3、“冬水前移”可弥补因抢时播种,底墒不足的问题,也可弥补麦田口墒不足的问题4、早浇可加快麦苗根系早发展充分利用冬前的光和热,能快速改变麦田的
初生根即主根。次生根:小麦在形成分蘖节和开始发生分蘖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茎节上又可以长出根来,这些根称之为次生根,因其从茎节上发生,又称之为节根或次生不定根。次生根比种子根稍粗,开始不分枝,几乎全部被有根毛,随着根的生长,除近顶端外,根毛消失,根直径由粗变细,并发生多级分枝根。由初生根(主根)上生长出来的支根称为次生根,次生根均起源于胚
小麦护颖原基的内侧出现第一朵小花的外颖突起,标志着进入小花原基分化期。
从施肥角度来看,高产小麦的施肥关键是氮素,亩用量可达12千克,现在需要量可能更多。在施用大量氮肥的情况下,配施磷钾肥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土壤中的有效钾水平太低,作物就不能有效利用施入的氮素。成熟时小麦植株全钾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分布在秸秆中的,如果秸秆被翻耕还田或就地烧毁,每生产1吨籽粒产量只需补充0.3~0.6千克氧化钾。尽管能转移到籽粒中的钾
.及时追施拔节肥孕穗肥普施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起身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施好拔节孕穗肥,提高供肥强度,可满足小麦需肥高峰对肥料的需求,它可巩固分蘖成穗,确保足穗;减少小穗和小花退化,增大穗型,提高每穗实粒数;促进小麦最上面三台根的发生和高效叶面积的形成,增强光合能力,防早衰、争粒重。因此,小麦拔节孕穗肥是
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5号、阿勃、矮丰1号、矮丰2号。换用无病种子。2、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可与非寄主作物进行1~2年轮作。3、精细整地,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净肥,适期播种,避免过深,以利出苗。4、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或0.3%的50%福美双拌种。其他地区最好选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的20%三唑酮或0.015%~0.02%
国标要求小麦烘干的水分含量标准是12.5%。
北方春播品种在5-20°C,秋播地区品种在0-12°C的条件下,经过5-15天可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在春天播种能正常抽穗结实。
以追施氮素化肥为主。如麦苗点片发黄,可点片补施,施尿素4-5公斤/亩;如麦苗发育较弱,也可以提前普遍追肥,施尿素8-10公斤/亩。机械条施,深度3-4厘米,施肥后立即灌水。
多效唑、矮壮素、矮苗壮、壮丰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