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小麦

小麦纹枯病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编辑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郑引1号、扬麦1号、丰产3号、华麦7号、鄂麦6号、阿夫、7023、8060、7909、鲁麦14号、仪宁小麦、淮849-2、陕229、矮早781、郑州831、冀84-5418、豫麦10号、豫麦13号、豫麦16号、豫麦17号、百农3217、百泉3039、博爱7422、温麦4号等。215953虽然病指高,但产

小麦的纹枯病怎样防治?

小麦的叶枯病怎样防治?1、播前拌种播前拌种是一个非常有效,并且很实用的办法,一般拌种药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烯唑醇等(不只这些,其他还有,根据当地卖药情况决定),价格有高有低,效果也有好有一般,看大家怎么选择吧,一般都是和杀虫剂一块销售,既能防病又能防虫(关于小麦拌种剂的那些事,小帮手前面文章有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其核心是“扩大行距、扩大播幅、健壮个体、提高产量”,具有播种量准确,播种均匀,种粒分布结构合理、无缺苗断垄,亩穗数较多等优点,可使小麦生长时通风透光好,秸秆硬,抗病、抗倒伏,达到穗多、穗大,粒多、粒重的效果,可增产10%左右。

小麦有无效分孽吗?

有,小麦的分蘖,有的能够长出麦穗,从而为产量做出贡献,这样的分蘖叫做有效孽;有的分蘖会逐渐枯萎,并不能长出麦穗,这样的分蘖叫做无效蘖。

小麦虫害-麦蝽若虫共几龄?

麦蝽若虫共经历5个龄期

如何防止小麦缺苗断垄?

小麦田缺苗断垄补救方法查苗补种:出苗后3~5天,将同一品种的种子用20℃温水浸泡3~5小时,捞出后保持湿润,待种子开始萌动时,用小锄或开沟器开沟补种,墒差时顺沟少量浇水,种后盖土踏实。疏苗移栽:对进入分蘖期仍有缺苗的地段,可就地疏苗补稀,边移边栽,去弱留壮。移栽时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标准。栽后随时捺实,缺墒时及时浇水,有条

邯生730、冀麦120、舜麦1718、冀麦518等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喜欢吃麦片作早餐的女性与选择其他早餐食品或干脆不吃早饭的女性相比,前者体重轻于后者的几率比较高。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麦片里富含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有关。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1999年-2000年间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结果。研究显示,考虑到锻炼和总热量摄入等因素之后,早餐吃麦片的女性体重超重几率比不吃早

旱地小麦如何保墒?

1、深耕、深松土壤。2、播后镇压。3、冬春季划锄。一是镇压。可压碎较大的坷垃,减少土壤上层的大空隙,减少水分向大气散失,还可接通下面的部分毛细管,有利于下层水分升到耕作层。耙、耱,可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从而减少水分散失。二是中耕。可切断通向地表的毛细管,减少耕作层及其下层的水分散失,根据不同的墒情和干土层进行不同深度的中耕可有效控制

小麦赤霉病如何科学防治?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麦穗。病菌在小麦扬花期侵染,使部分小穗枯死,有的在中部,有的在上部,这和小麦开花习性有关。遇潮湿天气可扩展到全部小穗,使之变黄褐色或青枯状,并且在小穗基部或颖壳接缝处生出粉红色霉层,因此也俗称红麦头。病菌侵染茎秆,特别是穗下1~3节和叶鞘,造成秆腐,使上部茎叶干枯并形成白穗。小麦赤霉病菌不仅直接危害结

小麦基腐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在正常年份,镰刀菌一般不会侵染小麦引起发病.麦生长偏旺、植株嫩绿,遇寒流天气受冻,节间损伤后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及病菌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镰刀菌侵染而发生茎基部腐烂现象

小麦灌水的时期是什么?

1.底墒水播种前一般0~10cm土层田间持水量低于70%就应灌底墒水。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灌水,也可先翻地,再灌水,或在前作物收割前灌水,前作物收割后立即整地播种,有利于抢季节早播。底墒水要灌匀灌透,一般灌水定额为750~1000m3/hm2。2.冬水我国北方冬麦区要灌冬水,有利于麦苗生长和安全越冬。一般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麦苗具有1~2个分蘖,在夜冻昼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部。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

怎么防治小麦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防治方法:主要抓种子消毒。目前种子处理方法:用2%粉锈宁乳油0.1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或20%萎锈灵乳油800倍浸种6小时;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公斤,加水5公斤,拌麦种125公斤,堆闷6小时;或40%拌种灵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1~0.2公斤,加水2.5~3公斤,拌种后堆闷4~8小时;也可用生石灰1公斤,加水100公斤,浸麦种60公斤,浸种时

小麦黄矮病是一种病毒病,蚜虫和灰飞虱是病毒传染的主要载体,小麦黄矮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叶较光滑。发病早植株矮化严重,但因品种而异。冬麦发病不显症,越冬期间不耐低温易冻死

小麦炭疽病属于什么菌属?

小麦炭疽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小麦播种前的整地技术?

1、深松、耕翻。土壤深耕或深松使土质变松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的麦田,在旋耕的15cm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

小麦除草剂年前打好吗?

最好在冬前,苗小草弱防效高。

(一)选择适宜的泥土—“土”节水高产栽培适宜的泥土为砂泥土、轻泥土和中泥土,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砂土地泥土贮水量少,不适宜;粘土地贮水量虽多,但有效供水量少,加之蒸发耗水多,实效耗水少,因此,实践中恳求增长一次灌水。(二)底墒水调节泥土贮水,足墒播种—“墒”经过播前灌足底墒水,使2米土体的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以上。在正常降水年

小麦中后期有哪些病害?

【谢谢采纳】。白粉病小麦孕穗抽穗期,当病株率达15%~30%或病叶率达8%~15%时,每亩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克,兑水10千克进行喷雾,一般防治1次即可控制病害。纹枯病从幼苗期到拔节以后都能发病,主要侵染茎基部和叶鞘。病菌的菌核或菌丝在被害植物残体上或在土壤内越夏或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通常在田间于冬前和拔节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