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土传病害有很多,目前,发生面积广,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幼苗的根茎部,根系发病后,停止生长,根系少,植株生长缓慢,分蘖少,形成弱苗,严重时在苗期即可造成幼苗死亡;茎基部被害,初期只危害基部叶鞘,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展到茎上,在茎上出现褐色病斑,地上部水分和养分供应减少,
小麦播种后几叶几心开始除草。1、根据小麦播种时间来确定防治适期,一般播后25-30天杂草基本出齐(约占总草量95%以上),这时小麦约4-5叶期,是麦田化除最佳时期。2、根据气温来确定防治时间,掌握在日平均气温在8℃以上,抢在冷尾暖头喷施除草剂,寒流来前,禁用除草剂,以防造成药害。
1、蛹期防治:预计防治适期是4月18-22日(小麦孕穗期),当每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虫2头以上田块,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1.5kg或3%辛硫磷颗粒剂3kg,拌细土20-25kg;也可亩用40%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300克,拌细沙土20-25kg,均匀撒于地表。施药后若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2、成虫期防治: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前(预计5月3-
1.农业防治小麦及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麦糠和杂草等覆盖物,必要时可在麦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及早去除麦茬,减少地表覆盖物,恶化害虫生存环境。2.播种期防治(1)毒土法。小麦播种前,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或3%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加细土30~40千克拌匀,开沟施或顺垄撒施,然后覆土;或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0.8~2.5千克,撒施。(2)拌种法。在小麦
可促进穗花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以及使茎秆第一节和第二节间伸长、长粗和充实。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是在有机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大豆代替原旱地三熟制“麦/玉/苕”模式中的红苕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做法是规范开厢、分带轮作,采用带状2米宽开厢模式,1米(或1.17米)种5行小麦,1米(或0.83米)种2行玉米,小麦收后种3行大豆,第二年换茬轮作。该模式把小麦分带种植,田间通风透光好,后
小麦苗期常见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请教了!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叶锈特或粉锈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药源不足时,用50%鲜尿或3%硫铵水喷雾,也有一定效果。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秋苗期即能侵染,出苗后20~30天是侵染高峰期。对于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
留种用的小麦应在蜡熟末期和完熟期收获为宜。
小麦叶蜂4月下旬是幼虫为害高峰。
1、症状:又称黄化萎缩病。我国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区时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5。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变浅,并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
积极协调调度机械,全力搞好服务,帮助农民加快麦收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抢天夺时,多用收割机抓紧时机多增加收割机的台数;注意防火灾;实在不行的话,需要人工收割。检查拉麦子的农用机械是否有漏洞。
一般的杀虫剂(敌敌畏、氧乐果、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对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成虫都有效。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关键是把握时机,小麦开始抽穗时,蛹羽化出土成为成虫,成虫在地面待一短时间开始交配产卵,卵产在未扬花的内外颖缝内,卵5-7天就可以孵化为幼虫,此时一般的杀虫剂对其就没有效果了。所以,有一半以上的小麦开始抽穗时就开始防治,5-7天后复治一次
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又有春雨的条件发病重。
小麦什么时候打叶面肥?打叶面肥时间要适宜。据试验,小麦孕穗至齐穗期喷肥,能明显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籽粒产量,是喷肥的高效期。此外,由于晴天中午气温高,蒸发量大,肥料利用率低,所以喷肥最好在半阴天或晴天上午9-11点前或下午2点钟以后进行,喷后24小时遇雨,应重喷。
1.浇好开花水或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开花期干旱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在浇过拔节水的基础上,根据麦田墒情在开花至灌浆期浇一次水,即可满足小麦后期生长的要求。但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水。2.喷施叶面肥。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
一、什么是小麦氮肥后移技术所谓氮肥后移延衰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小麦高产田中将追施氮肥时间适当向后推迟,一般后移至拔节期(4月中旬),土壤肥力高的地片若种植的是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以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同时要将氮素化肥做底肥的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可减至30%—50%,追肥比例为50%—70%。二、氮肥后
近两年,野燕麦在我县有迅速蔓延之趋势,要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控制?~一、蔓延原因1.靠种子传播是造成野燕麦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生产上使用的品种数量也越来越多,部分未经严格检验混有野燕麦草籽的种子被作为品种大田生产,造成较大面积的扩散蔓延。2.野燕麦适广性强,繁殖量大。野燕麦单株分蘖20~40个,单蘖有小穗10~20个,单株有籽800~1200粒,
参加了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0.76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6.67%;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61千克,比对照济麦19增产5.53%。
1、请确认下是不是除草剂药害,因为这个配方对小麦是安全的2、请详细说明下助剂的功用,以便分析是不是助剂的原因3、打药时期是不是小麦拔节了,拔节后用除草剂不安全4、打药事温度情况5、看下是不是病害影响(1)要尽可能早地采取排毒措施。当药害已发生或将要发生时,要立即进行灌水排毒措施,排掉田间的含毒灌溉水,连续用新鲜水冲灌,或结合排水施入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