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重茬种植,但是肯定有产量降低,现在生姜种植技术在山东应该比较全面了,即使重茬种植,只要管理技术能够跟上,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重茬栽培。
可以,但生姜为不耐连作作物,但在生姜生产区同一田块连作种植生姜的现象很普遍,由于生产配套技术的相对落后和病害防治技术缺乏等原因,生姜连作田的病害率比非连作田平均高出35~50%,有的甚至绝收,因此在生姜栽培上应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克服连作障碍,以确保生姜持续增产增收。
1.农业措施
(1)精选姜种,药剂处理 在生姜收获前,可从无病姜田严格选种,单收单藏,对姜窖进行及时消毒。选择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作种用。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尤其是掰开后断面褐变的姜块。选好种姜后,要进行药剂浸种处理。
(2)轮作换茬 土传病害姜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菌的主要途径。对发病重的地块,最好与禾本科或葱蒜类作物轮作3~4年,但不宜与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轮作。
(3)适当深耕 深耕宜打破犁低层,耕深以25cm左右为宜。生产上宜冬前深耕,若结合进行冬灌效果更好。
(4)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肥效缓慢,但营养全面,生姜生产上提倡重施有机肥。一般地力可每亩施优质圈肥4500~5000kg,有机肥中可配施钙、镁、磷100~150kg。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小麦、玉米或油菜秸秆等作物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增加土壤保肥蓄水能力,还能起到强化微生物相克的作用,对防治和抑制有害菌效果很好。另有研究认为在生姜田间施用蚯蚓生物肥对连作障碍的克服具有良好效果。
(5)配方施肥 在测土基础上根据生姜的养分需求规律合理配方施肥,可通过基施或中后期根外施肥等方法适当增施锌、硼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补给是解决重茬栽培土壤矿物质营养含量降低和失去平衡的重要手段。
(6)精细管理 姜田所用肥料保证无病菌,不能用病残体及带菌土壤沤制土杂肥,所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姜田采用无污染的地下水滴灌,严禁把病株向水渠及井中乱扔。要采用塑料软管灌溉或滴灌,使水绕过发病地带。在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及四周0.5m以内的健株,挖去带菌土壤,将病残体集中深埋或药物处理,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填平,周围筑土埂,防止病菌扩散蔓延;收获后及时清理姜园等。
2. 物理防治
夏季利用防虫网防虫和遮阳网遮阳、降温。防虫,可根据昆虫的趋光性、趋蓝性和趋光性等特点,在姜田内悬挂黄板、蓝板或黑光灯等诱杀成虫,以减轻病虫害传播的途径。
3. 化学防治
(1)土壤消毒 可于生姜播种前20天结合整地、浇水,用氰氨化钙进行土壤消毒,每亩用量60~75kg。氰氨化钙可促进有机物腐熟和有机肥的发酵,提高有益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酸碱度,使土壤得到修复和还原,同时还能补充钙素,预防姜瘟病、癞皮病,减轻土传病害,抑制杂草萌发,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也可以采用生石灰消毒方法,一般每平方米均匀撒施生石灰粉50~75g。
(2)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连作生姜生育期间,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纵隔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方法参照生姜主要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技术。
4. 生物防治
(1)天敌防治 可利用有益天敌草蛉、捕食螨等防治多种虫害。
(2)选用抗重茬剂 生姜田可用抗重茬剂有重茬1号、重茬EB、重茬灵、抗击重茬、CM亿安神力、泰宝抗茬宁及“沃益多”生物菌剂等。
最好不重茬种植,否则病虫害发生严重。
上一篇: 夹竹桃夏季硬枝扦插注意什么?
下一篇: 枣林病虫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