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下痢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对仔猪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仔猪的育成质量和利用价值。
一、由母乳引起的下痢。多发生在生后2~3天或7日龄仔猪。其原因是:母乳酸性大,母猪日粮脂肪含量过高,母乳中钙质不足或母猪发生乳房炎、产后热、发高烧等疾病,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此时,仔猪下痢排出的粪便呈灰白色。预防方法:改变妊娠母猪饲养类型,即日粮从精料型改为青料为主,合理搭配其他饲料,防止母猪过肥,采取产前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措施,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做到母猪日粮营养平衡,保证钙质供给。
二、由母乳及饲料引起的白痢。母猪产后14~21天乳量最高,仔猪食后不易消化,引起消化不良,常发生下痢,尤以夏秋季为甚。其原因是:母猪日粮内含高脂肪、高蛋白饲料过多,仔猪吃得过饱,仔猪舐吃大猪食槽剩余的酸饲料,饮用污水,舍内阴冷潮湿,母猪患病,仔猪患寄生虫病,常引起仔猪发生下痢。粪便呈灰白色,腥臭,有时呈黄白色或黄绿色。预防方法:减少母猪精料量,增加青绿多汁饲料,降低母猪饲料喂量并减少仔猪吃奶次数;冬季注意加厚垫草,保持猪舍温暖干燥,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及时淘汰易引起仔猪白痢的母猪,仔猪生后当天和35天肌注0.1%亚硒酸铁溶液0.5~1.0毫升,并饮用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溶液。
三、由仔猪离乳时的下痢。一般在仔猪离乳1~2天时发生。仔猪粪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腥臭。其原因是:离乳时环境及饲料应激,引起消化不良,仔猪过食,卫生条件差,造成大量寄生虫或细菌繁殖。预防方法:科学喂养离乳仔猪,保证清洁饮水,少喂勤添,防止过食,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此外,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一些药物也可预防离乳仔猪下痢,一般可在每100千克混合料中添加60克金霉素或20克硫酸铜或200克磺胺二甲嘧啶等.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应激。
必须使用全价日粮饲喂母猪,母猪哺乳期禁止突然改变饲料,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能太高,玉米等能量饲料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应不低于18%。母猪产前7天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
加强仔猪的保暖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仔猪生后3~5日龄补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开料期,一定要注意供足清洁饮水。7日龄起,就应该给仔猪补料,以便于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完善免疫能力。
2、搞好卫生消毒,配合药物预防。
临产前2~3天要将产圈打扫干净,临产当天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新洁尔灭涂抹消毒,以后每10~15天用消毒药进行1次消毒。
仔猪出生后,可以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天2次,此法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对于断奶仔猪,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利高霉素或新霉素,每千克饲料添加100克,连续7天,可预防下痢。
3、使用生物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为预防大肠杆菌性下痢,可以使用活菌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的菌群。可使用乳康生或促菌生,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克),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可服用6周。也可使用调痢生,拌为稀糊状,用注射器筒注入仔猪口内,令其自行咽下,每千克体重用量为500毫升。
4、及时接种疫苗,激发主动免疫。
预防仔猪红痢,可使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初产母猪肌肉注射两次,第一次于产前1个月左右,第二次于产前15天左右,用量均为5~10毫升;经产母猪,如果前胎已经免疫过,可于产前15天左右接种1次,用量为3~5毫升。也可使用抗猪红痢血清,仔猪出生后注射,每千克体重3毫升。
预防沙门氏菌病,可使用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口服用量为5~10毫升,耳后肌肉注射为1毫升。
上一篇: 花椰菜黑斑病防治?
下一篇: 番茄冻害的病症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