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形式与茬口安排
苋菜适应性较广,喜欢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因此在华北地区4
~8月份均可播种,但以春季早播产品质量最佳。春季采用地膜覆盖于3月中、下旬播种,可以提前采收上市。苋菜在播后30~40天即可采收,因此可以与茄果类蔬菜间作。一般采用露地直播方式。
二、适合栽培的主要品种
根据叶片的类型,可分为3种。
1.红苋。片红紫色,耐热性中等,质地较软,适于春季栽培。
2.绿苋。叶片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适于夏季高温季节栽培。
3.彩苋。也称花叶苋,叶片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耐热性较差,适于春季栽培。
三、播种
苋菜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有一定的抗旱能力。种植苋菜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地块,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千克,翻耙平整后作畦,畦宽
80厘米左右,浇足底水后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5厘米左右。春季亩用种量2~4千克;秋季一般用种量为1千克左右。播后覆土1.5厘米。播种至出苗,春季需
8~12天;夏季、秋季需4~6天。因早春气温低,也可采用地膜覆盖等方式,以利提早采收上市。
四、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浇水、中耕、除草、间苗。当幼苗出现两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人粪尿最好;10天后第2次追肥,第1次采后进行第3次追肥,
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结合追肥,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注意排涝。
五、采收
当苗高10~12厘米,具有5~6片真叶时,开始陆续采收。苋菜生长速度快,可多次采收。第1次采收时,在基部2~3节处剪取嫩枝;以后当嫩芽长到12
厘米左右时采收。一般亩产可达1500~2000千克左右。
六、病虫害防治
苋菜的病害主要是白锈病。
白锈病防治方法:
(1)用种子重量0.2%~0.3%的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拌种。
(2)加强田间管理,适度密植,降低温度,避免偏施氮肥。
(3)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一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苋菜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喷洒乐果、功夫、灭杀毙等药剂防治。
上一篇: 养猪场猪舍建设禁忌
下一篇: 大白菜莲座期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