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为什么锚头蚤总是杀不掉呢? 其他

为什么锚头蚤总是杀不掉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锚头蚤寄生鱼种后,随前发育过程,可分为童虫、壮虫、老虫三种形态:

1、童虫体细如发,白色透明,无卵黄,肉眼需仔观察才能看到,一般2-3天后便可发育为壮虫。以童虫感染为主时可以半月内连续两次杀虫。


2、壮虫体粗壮透明,手触之可竖起,肉眼可看到黑色肠管蠕动,体后挂一对绿色卵囊。以壮虫感染为主时,用药一次即可。

3、老虫体色混浊,体软,手触之无弹性,无卵囊,虫体常附生很多累枝虫类的原生动物,虫体接近死亡。以老虫感染为主可不用药。

二、以上是锚头蚤的发育过程及处理关键,那用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

以有机磷为例,其水解后能产生一种胆碱脂酶的抑制剂,与虫体的胆碱脂酶相结合,使胆碱脂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失去水解破坏胆乙酰胆碱的能力。由于乙酰胆碱大量畜积,使锚头蚤的神经功能失常,先兴奋,后麻痹,直至中毒死亡。

三、锚头蚤寄生鱼体后头部扎进鱼体内,自身的呼吸系统不?露,用药效果怎么会好呢?

其实我们上面说的三期“童虫、壮虫、老虫”都属于锚头蚤的成虫期。

锚头蚤生长期共分为三个阶段 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成虫期。幼体期与雌性成虫均营自由生活。

四、什么是营自由生活:在生存、生长过程中,无固定的地方,四处游动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在幼体阶段锚头蚤分布在水体中,各个位置都是有可能的。只有一点,这个阶段不会寄生到鱼体身上,我们从鱼体身上也就不能发现了,当我们发现时已经是成虫期了。

五、那锚头蚤应该怎么办?

在幼体阶段处理就可以了,有一个要注意的,水温与幼体发育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当环境水温在18-20℃时,自卵囊孵化至第1桡足幼体共需5-6天;水温在25℃左右时则需3天;当平均水温高达30℃时,只需3天时间。温度变化太大时,幼虫的发育会出现“迟滞现象”。对于同一发育卵囊,其幼虫的发育速度和生长快慢也是参差不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