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稻瘟病分为几级?田间抗性又分为几级? 水稻

水稻稻瘟病分为几级?田间抗性又分为几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国际水稻所稻瘟病抗性评价分级标准制定的。

叶瘟:0级:无病;

1级:仅有小的针尖大小的褐点;

2级:较大褐点;

3级:小而圆以至稍长的褐色的坏死灰斑,直径1~2毫米;

4级: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椭圆形,长1~2厘米,常限于两条叶脉间,病斑面积不足叶面积的2%;

5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小于10%;

6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10%~25%;

7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26%~50%;

8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51%~75%;

9级:全部叶片死亡。

穗瘟和节瘟:0级:无病;

1级:发病率低于1%;

3级:发病率为1%~5%;

5级:发病率为6%~25%;

7级:发病率为26~50%;

9级:发病率为51~100%。根据调查的株数总和、发病最重的一级的代表值、各病指株数,可计算出感病指数。

稻抗稻瘟病分级标准一般分为9级。
这是参照国际水稻所稻瘟病抗性评价分级标准制定的。

叶瘟:
0级:无病;
1级:仅有小的针尖大小的褐点;
2级:较大褐点;
3级:小而圆以至稍长的褐色的环死灰斑,直径1—2毫米;
4级: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椭圆型,长1—2厘米,常限于两条叶脉间,病斑面积不足叶面积的2%;
5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小于10%;
6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10—25%;
7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26—50%;
8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51—75%;
9级:全部叶片死亡。

穗瘟和节瘟
0级:无病;
1级:发病率低于1%;
3级:发病率为1—5%;
5级:发病率为6—25%;
7级:发病率为26—50%;
9级:发病率为51—100%。

分级标准?xml:namespace>

叶瘟:1零星发生,仔细调查方可见病2发病稍多,病叶集中在下部3发病普遍,病叶集中在中、下部4发病较重,病叶集中在中、上部,出现少量落塘5发病严重,有明显落塘

穗稻瘟:1零星发生白穗,全田损失率在5%以下(不含5%2全田损失率在5―10%(不含10%3全田损失率在10―25%(不含25%4全田损失率在25―50%(不含50%5全田损失率在50%以上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级别是这样确定的,级别越低,抗性越高;反之,级别越高,抗性就越低。具体如下:
病级 受 害 情 况 抗性水平
0 叶上无病斑 高抗(HR
1 病斑为针头大小的褐点 抗(R
2 褐点稍大
3 圆形至椭圆形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斑直径1-2mm 中感(MR
4 梭形病斑,长1-2cm通常局限于两条叶脉间,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 中感(MS
5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0% 感(S
6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1-25%
7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6-50%
8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51-75% 高感(HS
9 全叶枯死 高感

我国稻瘟病抗性调查分级标准,是按国际水稻所稻瘟病抗性评价分级标准制定的。叶瘟:0级:无病;1级:仅有小的针尖大小的褐点;2级:较大褐点;3级:小而圆以至稍长的褐色的坏死灰斑,直径1~2毫米;4级: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椭圆形,长1~2厘米,常限于两条叶脉间,病斑面积不足叶面积的2%;5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小于10%;6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10%~25%;7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26%~50%;8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51%~75%;9级:全部叶片死亡。穗瘟和节瘟:0级:无病;1级:发病率低于1%;3级:发病率为1%~5%;5级:发病率为6%~25%;7级:发病率为26~50%;9级:发病率为51~100%。根据调查的株数总和、发病最重的一级的代表值、各病指株数,可计算出感病指数。我国国审水稻品种的审定公告中,会注明各品种的稻瘟病综合指数等级及穗瘟损失率最高等级。等级越高越感病,发病越重,需加强防治。

一、苗叶瘟和叶瘟

HR(高抗) 0级:无病;

1级:针头状大小褐点或中心未产生孢子的稍大褐点;

R (抗) 2级:小圆形至稍长的边缘褐色的灰色病斑,直径约1~2mm,病斑多在下部叶片上;

MR(中抗) 3级:病斑类型与2级相同,但病斑在上部叶片上;

MS(中感) 4级: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为叶面积的2%;

S (感) 5级: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为叶面积的2~10%;

6级: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为叶面积的11~25%;

HS(高感) 7级: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为叶面积的26~50%;

8级: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为叶面积的51~75%;

9级:为害面积超过叶面积的75%。

二、穗瘟(以穗颈和主轴发病率为准)

HR(高抗) 0级:无病;

R (抗) 1级:发病率低于5%;

MR(中抗) 3级:发病率为5.1%~1.0%;

MS(中感) 5级:发病率为10.1%~25%;

7级:发病率为25.1%~50%;

S (感) 9级:发病率超过50%。

感病指数=

(病级株数×代表值)

株数总和×发病最重的一级的代表值


田间抗性又分为:

级别 发病情况

高抗( HR) 无病

抗( R) 只有针尖大小的褐点或稍大的褐点

中抗( MR) 圆形稍长的灰色小病斑,边缘褐色,直径约1-2mm

中感 1(MS1) 典型纺锤形病斑,长1-2cm,通常局限于两条主脉间,为害面积2%以下

中感 2(MS2) 典型病斑,为害面积2.1-10%

感 1(S1) 典型病斑,为害面积10.1-25%

感 2(S2) 典型病斑,为害面积25.1-50%

高感 1(HS1) 典型病斑,为害面积50.1-75%

高感 2(HS2) 叶片全部枯死

水稻稻瘟病分为0--9级,田间抗性又分高抗、抗、中抗、中感、感 、高感5级。

答:水稻稻瘟病分级标准一般分为9级。 这是参照国际水稻稻瘟病抗性评价分级标准制定的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级别是这样确定的,级别越低,抗性越高;反之,级别越高,抗性就越低。具体如下:

病级 受 害 情 况 抗性水平

0 叶上无病斑 高抗(HR)
1 病斑为针头大小的褐点 抗(R)
2 褐点稍大
3 圆形至椭圆形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斑直径1-2mm 中感(MR)
4 梭形病斑,长1-2cm通常局限于两条叶脉间,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 中感(MS)
5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0% 感(S)
6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1-25%
7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6-50%
8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51-75% 高感(HS)
9 全叶枯死

稻瘟病分为5级,抗性也分为5级、

1、苗瘟:以株为单位。
0级 无病。
1级 每株病斑5个以下。
2级 每株病斑5个以上。
3级 病斑满布,叶片枯萎。
2、叶瘟:以叶片为单位。
0级 无病。
1级 叶片病斑少(少于5个)而小(小于1公分)。
2级 叶片病斑小而多(多于5个)或大(大于1公分)而少。 3级 叶片病斑大而多。
4级 全叶病枯。
注:如有急性型病斑,应按少(病斑5个以下)或多(病斑5个以上)记载。
3、穗瘟:以穗为单位。
0级 无病。
1级 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小枝梗发病)。
2级 每穗损失20%左右(1/3左右小枝梗发病)。
3级 每穗损失50%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4级 每穗损失70%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5级 每穗损失90%左右(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节瘟分级与穗瘟相同,按节部病情所造成的损失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