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防治 早春必须注意桑尺蠖、桑毛虫的出蛰动态,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于3月上中旬进行白条治虫。4月底5月初要注意夏叶虫、桑螟的发生动态,必要时在5月上旬划片治虫。
1)、 培育和更换抗病桑品种。
2) 桑芽萌发阶段人工捕捉桑毛虫、桑尺蠖的出蛰虫,提高桑树发芽率
3)打开园药,3月上中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桑枝、拳扩及树干进行全面喷洒,降低冬后虫源基数。
4)、早春及时剪除桑芽枯病、拟干枯病枝条。发现少量褐斑病或桑卷叶病的病叶时,要及时摘除烧毁,以防蔓延。
5)4月中旬进行疏芽,以保持田间湿度,提高抗病虫能力,杂交桑疏芽尤为重要。
6)4月底5月初夏叶虫、黄叶虫发生高峰期(也是1代桑瘿蚊和1代桑螟幼虫期),用80%敌敌畏乳油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成1000倍液喷治,控制虫害,防治桑褐斑病、桑卷叶枯病的发生。
7)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注意开沟排水,减少桑细菌病、桑灰色膏药病和桑介壳虫等病虫的发生。
2、夏秋防治 6月下旬至7月初正好是大部分鳞翅目害虫如桑毛虫、桑尺蠖、野蚕、桑螟等第二代或第三代盛孵化或不少害虫处于幼龄虫阶段,其复合虫量往往超过防治指标,既是最佳防治期,又是“治前控后”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防治对中晚秋虫口的很好的控制作用,可视养吞布局选用敌敌畏、灭多威、双效磷等中短期有机磷农药。7月下旬至9月上旬,要特别注意桑蓟马、红蜘蛛的发生动态,同时还要加强对桑瘿蚊、桑螟的观察,蚕期中进行划片治虫,密切注意农药残毒期,确保蚕作安全。
1)及时夏伐。桑象虫为害严重的桑园应齐拳剪伐,减少半截枝,杜绝桑象虫孳生场所。
2)夏伐后一星期内必须进行白拳治虫,对象为桑毛虫、野蚕、菱纹叶蝉、桑白蚧等。
3)如果鳞翅目害虫总量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杀虫。
4)5月底6月初(桑树夏伐后)土壤施药防治桑橙瘿蚊,进行松土除草,
5)及时挖除桑萎缩病、桑青枯病等重病株。
6)6月下旬摘除桑疫病病梢、病叶。
7)6-8月及时巡视桑园,捕捉桑天牛、黄星天牛成虫、刺杀卵痕内的虫卵。
8)7月底至8月中旬喷药防治红蜘蛛、桑粉虱和桑蓟马。
9)8月下旬至9月上旬喷药防治鳞翅目害虫。
3、冬季防治
1)打封园药。晚秋蚕结束立即用20%杀灭菊脂乳油6000倍液对各类桑园进行全面喷洒杀灭越冬害虫,降低越冬基数。
2)清洁桑园。将树上残留叶、地面落叶、杂草等清除,可杀死大量越冬害虫和病源物。
3)冬季翻耕。桑园在土壤冻之前冬耕,自然冻死虫蛹和病原菌。
4)修枝整形。剪除桑树的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或死株,并立即烧毁,可减少细菌病、黄牛、桑象虫等病源物来年的密度和数量。用混有石灰的粘土填塞树孔裂缝,可防出入缝隙的越冬害虫。
5)挖除病株,对患有严重萎缩病、青枯病等的病株或死株,应有冬季彻底挖除烧毁,并对桑蔸浇灌福尔马林或石灰浆。
6)施足冬肥,冬季重施一次农家肥,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促进桑树旺盛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7)桑树刷白。在20%有石灰浆中加入一份硫磺或柴油进行刷白,即可防冻又可杀灭多种病原菌。
8)药杀树干害虫。在害虫尚未进入休眠前,用80%敌敌畏乳油、90%的晶体敌百虫、40%氧化乐果乳油200-300倍液,用棉球沾入或注射入虫口洞孔内,再用粘土封口,对防治桑天牛等枝干害虫效果显著。
1、加强桑树肥水管理,提高桑树抗性。要严格按要求施底肥,干季适时灌水,雨季注意涝害,促进桑树旺盛生长,增强桑树抗病虫害能力。
2、及时除草,以消除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3、对少量病虫害一律采取人工摘除销毁方法,尽量减少桑树危害,做到既实惠又经济。
4、在干季,主要防桑象虫、红蜘蛛、桑蓟马等,虫害提倡使用安高的80%敌敌畏乳液,1000—2000倍,用药7天后养蚕比较安全。雨水来后防白粉病、褪斑病、细菌病等病害,主要采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多菌灵1000—1500倍,混用效果比较好,用药3天后养蚕比较安全。
上一篇: 选择淘汰母猪应该注意什么?
下一篇: 猪消化不良的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