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植多品种水草。早期种植水草一定要多品种。冬季、清明前在蟹池内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草,必要时施用磷酸二氢钙5千克/亩以促进水草的生长。
2. 改变螺蛳投放方法。螺蛳早期一次性投放改为分期分批投放。3月份按75千克/亩投放,主要分布在池塘的蟹沟中,4月份按75千克/亩全池投放,5月中旬按150千克/亩投放,8月中旬再投放100千克。
3. 搭配放养细鳞斜颌鲴。这是目前防治青苔最实用的生物控制办法,可每亩套养200尾左右细鳞斜颌鲴。细鳞斜颌鲴比较喜欢摄食着生藻类,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体中藻类的数量,防止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还能吃掉水中残饵。
预防方法
1. 清整消毒。冬季养殖品种起捕后,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清除池塘杂草,进行暴晒冰冻,并用生石灰按150千克/亩的量化浆全池泼洒。放养前一周,再用茶籽饼(先用温水浸泡一夜)20千克/亩进行清塘,杀死有害的野杂鱼等,一般7天后茶籽饼毒性即会消失。施用茶籽饼能使单胞藻类迅速繁殖,有肥水培养藻类的作用,并可抑制青苔的生长萌发。
2. 早期进行适度肥水。蟹池进水后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100~200千克,同时采取以下预防措施:第一天用金硅藻(1千克/亩)+氨基酸益藻钙肥(0.8升/亩),第二天用复合菌(1千克/亩)+菜籽饼(先浸泡2~3小时)10千克/亩全池均匀泼洒;或第一天用抑苔培藻精华素(1千克/亩)+氨基酸益藻钙肥(0.8升/亩),第二天用复合菌(1千克/亩)+菜籽饼(先浸泡2~3小时)10千克/亩全池均匀泼洒。根据前期水色变化情况,可采用追施生物肥或换水的方法来调节水质,使池内藻类的繁殖达到一定密度。